“好兄弟!够意思!”高飞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刘明宇的肩膀,“你放心,这篇报道火了,我绝对不会忘了你的功劳!到时候请你吃大餐!”
说干就干,高飞立刻在编辑部找了台电脑,开始奋笔疾书。
他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那张模糊的照片,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色彩。“斑驳的外壳,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缠绕的线缆,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神经脉络;闪烁的幽光,是科技之火在黑暗中点燃的希望……”
至于那些道听途说的“证据”,更是被他巧妙地编织进了文章的字里行间,作为“多方佐证”,力图营造一种“虽然难以置信,但证据确凿”的氛围。
当然,为了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高度”,他还特意在文末加上了一段“升华”性的评论,大力赞扬了秦风同学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勤俭节约、自主研发”的宝贵精神,将其拔高到了“为我国在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华夏特色的科技自强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的战略层面。
最后,便是标题的斟酌。高飞深谙“标题党”的精髓,反复推敲,毙掉了十几个自认为不够“炸裂”的方案后,终于敲定了一个让他自己都为之颤抖的标题:
《世纪揭秘!震惊全球!燕京大学天才秦风的“超级算力之源”,竟是用废品收购站的老旧收音机秘密打造?!兼论我国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
这个标题,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冲击力!“世纪揭秘”、“震惊全球”、“超级算力之源”、“废品收音机”、“秘密打造”、“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每一个词组都精准地踩在了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好奇点和G点上。
稿件完成,高飞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他将稿件和那张经过“技术处理”(其实就是调高了对比度,让那些模糊的轮廓显得更“清晰”一些)的照片一起交给了刘明宇。
刘明宇看着这篇充满了激情与想象力的报道,以及那个耸人听闻的标题,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看到高飞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对“大新闻”的渴望,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好吧,高飞学长,我现在就去排版,争取晚上八点准时在校报的BBS和网络版首页上线!”
当天晚上八点整。
燕京大学校报官方网站的首页,以及校内最火爆的“未名湖畔BBS”的头条位置,悄无声息地,但又无比醒目地,出现了一篇新的报道。
那黑体加粗、红得发紫的标题,如同深水炸弹一般,瞬间在平静的校园网络上引爆了!
《世纪揭秘!震惊全球!燕京大学天才秦风的“超级算力之源”,竟是用废品收购站的老旧收音机秘密打造?!兼论我国勤俭节约的科研新风尚!》
标题下方,是一张被刻意放大、画质堪比马赛克的照片——隐约可见的“收音机阵列”,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神秘气息。
文章内容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事,将秦风塑造成了一个在简陋条件下,凭借超凡智慧和坚定信念,用“废品”创造“奇迹”的孤胆英雄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秦风的崇拜、对“收音机神话”的惊叹,以及对“华夏科研精神”的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