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王星对儒家经典义理、修行体系的了解,可谓一日千里,进步神速。
他系统地了解了儒修的境界划分,从养浩然气的童生、秀才,到文气外显、言出法随的举人、进士,再到文宫初成、可调动一方文气的翰林、大儒,直至如陆九渊这般心念与天地文脉相合、几近\"吾心即宇宙\"的鸿儒之境。每一个境界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力的积累,更重心性的磨砺、道理的通达以及对\"仁义\"等核心观念的践行。
他亲眼见到一位进士境的儒修,面对一株即将枯死的古树,诵读《孟子》中\"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篇章,引动温和的生机之力,竟使古树抽发新芽;也曾见一位大儒,对一桀骜不驯的妖将厉声呵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言出法随,化作金色枷锁,令那妖将修为瞬间被压制大半,面露惶恐悔恨之色。那浩然大气的磅礴力量,那以理念和意志引动天地法则的神奇方式,都让王星大开眼界。
这股力量,源于内心对\"仁义礼智信\"等大道真理的坚信与践行,源于\"为生民立命\"的宏大愿力,养的是胸中一点不灭的灵光,修的是一身不屈的铮铮铁骨。它至大至刚,充塞天地,不假外求,却又能与天地间的正气长河共鸣,爆发出无穷威力。其\"言出法随\"并非强行扭曲规则,而是以自身坚信之\"道理\",引动天地间相应的\"法则\"共振呼应,从而实现种种不可思议之神通。
这种修行理念,与道门淬炼金丹元神感应天地、佛门明心见性觉悟真如截然不同,给予王星极大的启发。
夜幕低垂,静观轩内烛火通明。王星盘坐于蒲团之上,心神沉入紫府。身后,三千丈混沌元神缓缓睁开双眸,周身七百二十个混沌道文如同周天星辰般明灭闪烁。元神掌心,落宝金钱依旧沉寂,全力汲取着混沌莲子散逸的神秘气息修复自身。混元界的天道法轮在王星意念驱动下徐徐转动,界内三千大道法则丝线交织生辉。
王星开始尝试将月余所悟的儒门精义引入自身的《混沌衍天道》中。他并非要转修浩然正气,而是取其\"神\",融其\"意\"。
他观想那数百学子齐声诵读圣贤书的场景,那汇聚的精神洪流,那种万众一心、笃信真理所产生的磅礴力量,被混沌道文吸收演化,融入他对\"音律法则\"、\"精神法则\"的理解中,使其更加凝练浩大。
他回味与陆九渊论\"本心\"时的感悟,那种\"宇宙便是吾心\"的无限自信与扩张性,被混沌道文拆解吸收,滋养着他元神的核心,令其\"混沌衍天\"的意志更加坚定纯粹,带动空间法则、心念法则的领悟更深一层。
他解析\"言出法随\"的奥秘,那以自身道理引动天地法则共鸣的模式,被混沌道文模拟推演,融入他对\"因果法则\"、\"契约法则\"(从落宝金钱处得来灵感)的理解,使得他对法则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神通招式,更添一种\"口含天宪,言法随行\"的莫测意味。
他甚至将儒门\"格物致知\"的严谨、\"知行合一\"的笃实、\"浩然刚直\"的意志,都化作养料,投入混沌法则所化的熔炉之中,与原有的道、截、佛诸般感悟一起淬炼、融合。
渐渐地,王星周身气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返璞归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