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说来说去,也就道门和儒教更合适一些。不过,为了与自己骊山道场出身的根本身份彻底区别开来,更不容易被人由功法气息联想到自己,这儒门修士的身份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再说了,之前他有两次都隐约感应到,似乎另有儒门修士也在暗中追查这天狱组织的踪迹,自己刚好可以将这“文轩”的马甲顺势赖在他们那一方势力身上,嗯,如此安排,甚是完美!
至于对那些黑衣人痛下杀手,直接清除不留活口,主要是为了防止其身上可能存在的、诡异叵测的禁制手段反噬。要知道,上古时期还好,天地间大道显化,法则相对清晰,不论巫、妖、魔、鬼,各大传承的功法路数就那几样,至少还有脉络可循,应对起来也有章法。
可当前这世道,经过无数元会的变迁、劫难与融合,这些曾经辉煌过又已过气的种族教派,其功法神通说好听点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说难听点便是前路已断,只能在歧路上挣扎,垂死疯狂。
作为已经被天道边缘化、甚至淘汰的种族或教派,他们通往圣人的康庄大道明显已经断绝。
于是他们只能被迫横向发展,不断钻营各种偏门、诡道。他们的功法或许早已失去了直达本源的高度,但却可能在无尽的岁月中,深藏、孕育出了无数匪夷所思、阴狠毒辣、防不胜防的诡异手段,层出不穷。
别的不说,就看看那诸天万界中的魔头,似乎每一个的成魔之路、神通手段都独一无二,迥异于他人。
而反观道门正统修士,在成就大罗、需要走出自身独一无二的道路之前,其修行根基、法术神通基本都大同小异,原因无他,道门前路未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弟子们只需沿着前辈先贤开辟的康庄大道往上走便是,最多在大罗阶段才开始真正寻找并确立自己的道。
但魔道、鬼道等旁门左道,或许从一开始,每一个修行者就都在被迫寻找那条只属于自己的、狭窄而危险的独木桥,以期能另辟蹊径,走得比别人更远一些!
所以,王星若是为了区区几个小喽啰的口供,而去冒险触碰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的致命禁制,一不小心搭上自己或是暴露自身,那才叫因小失大,万分不值。反正此次出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这潭水搅浑,将“文轩”这个棋子布下,现在看来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接下来,就是静观其变,等待对方的反应,然后自己再见招拆招,顺势而为!不过,后续若需再次出手,就得更加小心谨慎了,就怕对方经此一挫,下次行动时会派出更强的对手,甚至有大罗层级的存在隐藏在暗中押阵!
果真,在第二日午后,王星依例前往蔡攸处禀报几处商铺的收支账目时,刚进书房院门,便感觉到气氛不对。往日里守在院门口那两个虽面容肃穆但眼神灵动的亲随,今日却如同泥塑木雕般,连大气都不敢喘,低着头,眼角余光都不敢乱瞟。
书房内,蔡攸正背对着门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那株精心培育却有些蔫头耷脑的名贵兰花。即便只是一个背影,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几乎要凝成实质的阴沉怒意,往日里那种志得意满、一切尽在掌握的意气风发全然消失不见了。
王星所化的高俊心中了然,面上却立刻摆出更加恭谨小心的神态,放缓放轻脚步,垂首躬身走到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