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看看这书架,钱会长和我之前都觉得它有些不对劲。”陈阳指向那排书架,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和警觉。
孙强点点头,脸上那种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的圆滑之气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业和专注。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堂屋内的古老气息完全吸纳进肺腑,然后缓缓吐出,眼神变得锐利如鹰。
“陈老板,做我们这行的,有句话叫'三分看,七分感'。”孙强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白色薄手套,动作熟练地戴上,“真正的机关暗器,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他没有急于上手,而是像一位老练的猎人审视猎物般,围着这排顶天立地的黄花梨书架缓缓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轻,生怕惊动了什么沉睡的机关。他的目光如同探针,仔细扫描着书架的每一个细节——从顶部的雕花到底座的纹理,从侧面的榫卯结构到正面的格子分布。
孙强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书架的深度上。他用手臂大致比量了一下,眉头微微蹙起,神情变得更加凝重。
“陈老板,你来看,”孙强指着书架的侧面,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这架子的深度,目测大概在三十多厘米,放书是足够了,看起来也很正常。但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在专心听他分析。
孙强的声音变得更加专业,“古代的书房家具,尤其是这种大型书架,其规格都有严格的标准。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人家,使用的书架规格都不一样。”
他话锋一转,带着专业的笃定,“这黄花梨书架从工艺和纹饰来看,明显符合清代中晚期的特征,尤其是像韩家这种官宦人家使用的书房大架,其标准深度通常在五十厘米左右!”
“为什么要这么深?”劳衫忍不住问道。
“有几个原因,”孙强如数家珍般解释道,“首先是显示气派和地位,越是高门大户,书架越要做得宏伟壮观。”
“其次是实用性,那个年代的书籍开本普遍比现在大,还有各种卷轴、册页,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存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道:“深度足够的书架,更便于在背后设置暗格、密室,甚至是通道。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做法,毕竟乱世之中,谁家没点需要藏起来的东西呢?”
“那样更显气派,也能容纳更大开本的书籍和卷轴。”孙强继续补充着,同时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