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再三追问。
李秀芹终于忍不住哭了:“我们付出这么多,为什么换不来一句好?”
老张沉默良久,突然说:“或许问题就在于我们付出太多了。”
次日,老张做了一个决定:停止每月补贴。
李秀芹大惊:“那孩子们怎么办?”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老张异常坚决,“我们退休金就这些,得留点看病钱。”
第一个月,儿子打电话来委婉提醒:“妈,这个月还没转账”
李秀芹按照老张教的回答:“家里钱紧,以后要靠你们自己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匆匆挂断。
此后一个月,儿子家没人主动联系他们。
李秀芹天天盯着手机,寝食难安。
转机出现在老张生日那天。
往年儿子一家都会来吃饭,今年直到天黑都没消息。
李秀芹对着冷清的一桌菜,眼泪在打转。
敲门声突然响起。
门外站着儿子一家,小雅手里捧着蛋糕:“爸,生日快乐。
最近我们手头紧,只能买个小蛋糕。”
那顿晚饭吃得有些尴尬。
临走时,小雅突然塞给李秀芹一个信封:“妈,这是之前欠您的。
以后我们会慢慢还。”
信封里是两千块钱,显然攒了很久。
李秀芹眼眶热,把钱塞回小雅手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小雅突然哭了:“对不起,妈。
之前总觉得你们在施舍,现在才知道”
那一刻,李秀芹突然明白了老张的话。
当他们停止无限度地给予,付出才终于被看见。
如今老两口依然会去儿子家,但不再大包大揽。
他们学会了敲门,学会了提前问“需要帮忙吗”
,学会了说“不”
。
有趣的是,关系反而改善了。
小雅开始主动打电话,周末偶尔会带着孩子来看他们。
虽然不再有巨额补贴,但多了真诚的关心。
有一天,小雅突然说:“妈,教我做葱油饼吧,您做的味道特别好。”
李秀芹揉着面,看着儿媳认真的侧脸,突然感慨万千。
那条横亘在婆媳之间的缝隙依然存在,但终于有光照了进来。
她明白了,最好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倾其所有,而是彼此尊重,留有余地。
先温暖自己,才能照亮他人。
窗外的阳光照在面团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婆媳俩相视一笑,面香弥漫整个厨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