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工作全心持家,帮他渡过创业初期的艰难,照顾生病的公婆,教育孩子,如今却成了“添乱”
。
“那么至少生日红包给大一点吧?”
林婉勉强维持平静,“你弟弟买房你能借二十万,自己父亲七十大寿,表示一下不过分吧?”
陈默的眼神立刻锐利起来:“所以你还是惦记着那二十万。
说了那是一次投资,我弟答应按银行利息还,两年内还清。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把借条拿给你看。”
林婉突然感到极度的疲惫。
她不再争论,转身走向卧室。
第二天,林婉还是独自回了老家。
她自己买了车票,用平时省下的私房钱买了礼物。
宴会上,亲戚们问起陈默,她替他编造着忙碌的理由,看着大伯一家其乐融融,小姑夫妇互相夹菜,心里涌起难以言说的酸楚。
回家路上,她望着车窗外的风景,想起大学时代和陈默挤火车回家的情形。
那时他们买不起卧铺,就挤在硬座车厢,共享一碗泡面也能吃出幸福滋味。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有了钱,却失去了分享的意愿?
第三天下午,林婉拖着行李箱推开家门,听见陈默在书房打电话。
“放心,那三十万我已经转到你账户了没关系,老同学有困难当然要帮你什么时候还都行,不急”
林婉站在门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冷了下来。
三十万,说借就借,连商量都没有。
对比她为母亲手术费寄的三千元引的冷战,这是何等讽刺。
陈默结束通话走出书房,看见林婉时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常态:“回来了?爸高兴吗?”
“你借给谁三十万?”
林婉直接问。
陈默皱眉:“你偷听我打电话?”
“声音不小,我正好听到。
谁需要三十万?”
“大学室友,老张,他女儿要出国留学,急需资金证明。”
陈默走向冰箱拿水,“很快就会还的。”
林婉感到一阵眩晕:“我们为三千元冷战三天,你借出三十万却连告知我都觉得多余?”
“这是两码事!”
陈默提高了声音,“老张帮我介绍过多少客户?人际关系需要经营!
而你妈的手术费,明明可以走医保报销一部分,你弟弟也应该分担,而不是全指望我们!”
“我弟弟一个月挣多少你不是不知道!
那三千元是我做兼职攒的,没动家用账户!”
陈默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还有额外收入来源。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混合着惊讶和被挑战的恼怒。
“什么兼职?什么时候开始的?”
“半年前开始给设计公司做远程顾问,每月有四五千收入。”
林婉平静地说,“原本想给你个惊喜,现在看来说出来正好。”
陈默沉默了。
林婉看着他,突然意识到丈夫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
最近一年,他对她的情绪几乎视而不见。
她偏头痛作躺在床上,他只会问晚饭怎么办;她父亲住院检查,他忙着见客户没去医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