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晓委屈地解释。
“讨论作业需要笑得那么开心吗?”
陈远反问,“我看他就是对你有想法,而你也不懂得保持距离。”
更让林晓困惑的是,陈远对自己却实行着另一套标准。
他认了好几个“干妹妹”
,经常和她们聊天、出去玩。
当林晓表达不满时,陈远总是理所当然地说:“她们只是我的妹妹,我需要照顾她们。
你这么不信任我吗?”
这种双标行为让林晓感到不适,但她每次都选择忍让。
她告诉自己,每对情侣都需要磨合,也许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深秋的一个周末,陈远和一群朋友去郊游,却没有邀请林晓。
当他晚上回来时,林晓忍不住问:“为什么从来不带我见你的朋友?”
陈远漫不经心地回答:“他们玩得比较疯,你不适合那种场合。”
这句话刺痛了林晓。
她不是希望时刻黏在男友身边,只是想要被认可、被接纳的感觉。
然而陈远似乎总是有意将她隔离在自己的社交圈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远对林晓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他总是能找到她身上的不足,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从学习方式到思维方式。
期末考前,林晓因为紧张复习得有些吃力。
考完第一门课后,她感觉自己挥不佳,便向陈远倾诉:“我觉得这次考得不好,最后一道题我复习时没太注意。”
本以为会得到安慰,没想到陈远却责备道:“为什么不细心点?考不好的后果多严重知道吗?这样的成绩会影响保研资格的。”
“我只是想得到一点安慰”
林晓小声说。
“安慰有什么用?问题不是还在那里吗?”
陈远不耐烦地说,“你总是这样,遇到问题就想着逃避,而不是正视它。”
林晓低下头,感觉心里堵得慌。
这不是她第一次被陈远否定,但每次都会让她更加怀疑自己。
曾经自信的她,如今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又招来批评。
寒假前夕,系里举办文艺晚会,林晓被选为主持人。
她本来有些犹豫,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接受了这个任务。
晚会当晚,她穿着一条简单的蓝色连衣裙,略施粉黛,站在舞台上从容不迫地串场。
好几个节目间隙,她临场挥的点评赢得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晚会结束后,几位同学夸赞林晓:“你今天真漂亮,主持得也很好!”
林晓还没来得及回应,一旁的陈远就插话道:“好看的人多了去了,主持这种小活动也没什么难的。”
一瞬间,气氛变得尴尬。
同学们讪讪地离开,留下林晓站在原地,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她本以为这次表现会让陈远对她改观,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当众的贬低。
“你为什么总是要贬低我?”
回宿舍的路上,林晓终于鼓起勇气问。
“我这是为你好。”
陈远理直气壮地说,“怕你被几句夸奖冲昏头脑。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