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时她刚过门,王凤英也曾给她立过不少规矩:丈夫回家必须马上端上热饭,洗衣服必须先洗男人的,过年过节亲戚来了女人不能上桌吃饭
“时代变了,妈。”
有一次,当王凤英又指责她不该给自己买新衣服时,李静终于忍不住反驳。
让她意外的是,婆婆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大雷霆,只是嘟囔了几句就走开了。
从那以后,王凤英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改变,虽然还是会唠叨,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
切菜的时候,李静听到婆婆在客厅里打电话:
“可不是嘛,现在这世道,当婆婆的也得学着点,不能太较真”
她微微一笑,知道婆婆是在跟老家的姐妹通话。
下午,李静去市买菜,碰巧遇到了早上那个儿媳。
她正独自在蔬果区挑选西红柿,眼睛还有些红肿。
两人目光相遇,对方下意识地想避开,李静却主动走上前去。
“阿姨没事了吧?”
她轻声问。
儿媳愣了一下,眼眶又红了:“睡了。
我老公送她去医院看看,说是可能有点老年痴呆的前兆。”
“不容易啊。”
李静拍拍她的肩膀。
“其实我妈以前不这样,”
儿媳的声音有些哽咽,“在老家时挺通情达理的。
自从去年我爸去世,她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就变得特别敏感。
一点小事就能吵起来。”
李静想起自己的婆婆。
王凤英刚来城里时也不习惯,总是抱怨电梯房像鸽子笼,没有院子种菜,邻居见面不打招呼。
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她才慢慢适应了城市生活。
“给她找点事做,可能会好点。”
李静建议道,“我们小区有老年舞蹈队,还有书法班,让你婆婆去试试?”
儿媳感激地点点头:“我试试。
谢谢你。”
回家的路上,李静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婆媳之间,不是谁压过谁,而是互相迁就。”
她决定晚上做婆婆最爱吃的红烧肉。
推开家门,王凤英正在看电视,见她回来,破天荒地站起来帮忙提菜。
“刚才物业来通知,下周有社区活动,让每家出个节目。”
婆婆状似随意地说,“你不是会弹电子琴吗?可以去表演一个。”
李静有些惊讶。
这是婆婆第一次主动提起让她在公共场合展示才艺。
“好啊,我看看能不能找个伴唱。”
她笑着说。
王凤英点点头,转身走向厨房:“今天我来做饭吧,你歇会儿。”
窗外的夕阳斜照进来,把厨房里婆婆忙碌的身影拉得很长。
李静突然觉得,这个曾经让她感到压抑的家,正在慢慢变得温暖。
她走到阳台上,望着楼下三号楼的方向。
不知道那家的婆媳关系会不会也有缓和的一天?也许明天,她该带婆婆一起去拜访一下,毕竟同龄人之间更好沟通。
城市的生活就是这样,关起门来各家有各家的烦恼,但打开门,总能找到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