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信号时好时坏,晓梅每晚和家人的视频通话都断断续续。
更让她焦虑的是,丈夫来信说儿子最近经常晚归,成绩又下滑了。
一个难得的周末,晓梅得以回城休息两天。
她约了晓燕在常去的咖啡厅见面,想好好跟她倾诉下乡的艰辛,也了解一下儿子最近的情况——晓燕家离她家只隔一条街,应该知道些近况。
咖啡厅里,晓梅搅拌着面前的卡布奇诺,泡沫慢慢消散。
她看起来疲惫不堪,眼圈泛黑。
“乡下条件太差了,住的宿舍连热水都不稳定。
工作也比想象中难做,当地干部不太配合”
晓梅絮絮叨叨地说着,却没注意到晓燕今天有些心不在焉。
当晓梅提到一次下村走访时差点被野狗咬伤的经历时,晓燕突然打断了她:“当初我就不理解,你为什么非要接这个任务?明明好些人都不愿意去,你偏要出这个风头。”
晓梅愣住了,搅拌咖啡的手停在半空。
这不是她熟悉的晓燕——那个总是支持她、理解她的闺蜜。
“我不是出风头,这是工作安排”
“得了吧,”
晓燕嘴角扯出一个奇怪的笑容,“不就是想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好早点升职吗?可惜啊,跑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功劳谁看得见?”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晓梅内心最隐秘的担忧。
她确实是为了晋升才接受这个任务的,但这个动机她只跟晓燕一人透露过。
晓梅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地面裂开了缝。
她紧紧握住咖啡杯,指节白:“有的人想去还去不了呢!
至少我还在工作,不像有些人,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话一出口,晓梅就后悔了。
她知道晓燕因为要照顾上高中的儿子,已经三年没上班了,这是晓燕心中的一根刺。
晓燕的脸色顿时变了,她冷冷地看着晓梅,眼神里的寒意让晓梅不寒而栗。
“是啊,我是闲在家里,比不得你这种女强人。”
晓燕站起身,拿起包,“谢谢你的咖啡,我先走了。”
那天之后,晓梅试图打电话道歉,但晓燕要么不接,要么简短地说几句就挂断。
三个月下乡结束回来后,两人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
偶尔在小区碰面,也只是礼貌性地点头问好,话题仅限于天气和季节变化。
晓梅心里明白,有些东西一旦打破,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太过轻易地向别人敞开一切,包括那些本应深藏心底的秘密。
时光荏苒,转眼两年过去了。
这两年里,晓梅和晓燕依然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却仿佛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晓梅学会了把心事藏在心底,即使是与丈夫俊杰,她也开始有所保留。
2o18年春天,晓梅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购买第二套房产。
这是一处位于城西新区的高档住宅,面积比现在的家大将近一倍,小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
签完购房合同的当晚,晓梅兴奋得难以入眠。
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第二天就给二姐林晓兰打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