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婷婷烧了,我今天有个重要会议,您能不能过来帮我看一下她?”
林薇很少用这种恳求的语气对婆婆说话。
电话那头只沉默了一秒:“我这就过来。”
等林薇下班回家,看见婆婆正用温水给婷婷擦身,床头放着喝了一半的米粥和药。
婷婷的烧已经退了不少,正靠在奶奶怀里听故事。
“妈,谢谢您。”
林薇由衷地说。
婆婆轻轻把睡着的婷婷放平,盖好被子,示意林薇跟她出去。
带上门后,婆婆才开口:“孩子是受凉了,医生开的药在桌上,明天还要再去一趟医院。
晚上我留下吧,你明天还要上班。”
林薇愣住:“不用了妈,您也累了一天,我晚上照顾就行。”
“两个人轮换着,都能休息好。”
婆婆语气坚决,不容拒绝,“你先去吃饭,厨房有粥。”
那天晚上,婆媳二人轮流守着婷婷。
凌晨两点,林薇起来换班,看见婆婆坐在婷婷床边打盹,手里还拿着毛巾。
那一刻,她心里最坚硬的部分融化了。
“妈,去我床上睡吧,这有我。”
她轻声说。
婆婆睁开眼,点点头,起身时揉了揉腰:“老了,不中用了。”
“哪的话,今天多亏有您。”
婆婆走到门口,又回头:“薇薇啊,以前的事,是妈太固执了。”
林薇眼眶一热:“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婷婷病好后,婆媳关系真正缓和了。
婆婆不再对林薇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林薇也学会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顺从婆婆。
她明白了,这不是讨好,而是尊重;不是低头,而是包容。
赵斌学习回来后,惊讶于家里的变化:“我才走两周,你们怎么像换了个人?”
林薇和婆婆相视一笑,谁也没解释。
时光荏苒,八年过去,婷婷已是初中生,不再需要大人时刻照顾。
而婆婆七十五岁了,身体大不如前,去年中风后留下轻微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
正如林薇父亲预言的那样,照顾婆婆的责任主要落在了林薇身上。
但出乎意料的是,林薇并不觉得这是负担。
周末,林薇带婆婆去医院做康复治疗。
等待时,婆婆握着她的手:“辛苦你了,薇薇。
本来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我这婆婆,头十年也没做好。”
林薇反握住婆婆布满皱纹的手:“妈,人与人之间,不是做买卖,非要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
我们是一家人。”
这话出自真心。
这些年来,婆婆帮她度过了无数难关:婷婷生病时、她工作遇到瓶颈时、赵斌出差她独自撑起一个家时婆婆从最初的固执长辈,变成了她最可靠的后盾。
康复师过来推婆婆进去治疗,林薇坐在外面等待。
她拿出手机,给父亲了条消息:“爸,谢谢您当年的提醒。
不过有件事您说错了,我不是在讨好婆婆,我们是在互相理解。”
父亲很快回复:“你长大了。”
林薇笑了笑,收起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