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年3月21日,乌萨斯中部,乌拉尔斯克行省,15:37
倘若有人能俯瞰整座战场的局势,他或许会先注意到地上的巨大裂缝。
就像是一道墨痕划过了一张白纸。
那是深不见底的乌拉尔裂谷,据说是上古时期的天灾导致的,地质学家与史学家难免会将裂谷的形成与萨卡兹古老的歌谣联系到一起。
裂谷中曾经有许多探明的源石矿脉,不过如今的乌萨斯帝国将开采重心转向了北方冰原中的科罗萨大矿脉。
传闻科罗萨大矿脉中,蕴藏着一颗最初的源石、就是这一颗源石的不断扩张,造就了连缀成山的源石晶簇。
也有人担心,万一哪一天、那颗最初源石被人夺走了,乌萨斯会不会陷入能源危机?当然,大家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乌萨斯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南方绵延千里的战线之上。
不知何时,大裂谷的东部、陆陆续续出现了零零散散的斑点。
这些“点”的高速移动,扬起了堪比沙暴的尘土。
原来一场舰队的遭遇战,已经在广袤的大地上开始了。
原野上游弋的舰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遭遇战的机会,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有把握摧毁对方。
和整片大地相比,战舰还是太渺小了、渺小如斑点;可是和它们碾过的东西相比,它们又太过庞大——战舰无情地碾过了民居、农田,奔向了敌人。
乌萨斯帝国的舰队已经迅速摆好了阵势,卡西米尔联合领的舰队则如尖刀、向排开的舰船发起挑战。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明确的分工,一支舰队中的诸多舰船也是如此。高速战舰是国之重器、也往往作为一支舰队的旗舰。一整支舰队也至多配备一艘这样的旗舰——这是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好地配置战力。
乌萨斯帝国的高速战舰已经横在了阵型中央,周遭各式各样的陆行舰充当屏卫舰,还有不少舰船则躲得远远的——它们是负责补给的运输船只。
高速战舰横置之后,一侧的所有炮管得以火力全开,耀眼的光柱穿透尘土与雾霭、清扫着冲入阵型的小型船只。
无数无人机从双方的甲板之上起飞。轻型无人机在这种战场中只会被余波震碎,乌萨斯帝国的重型无人机按理来说能够取得更大优势。
但是来自卡西米尔方的声浪迅速淹没了无人机,在干扰之中、稳定性较差的重型无人机纷纷坠毁。声音中蕴含强大的法术,这显然是典型的莱塔尼亚技术。
为了进行反制,乌萨斯舰队立刻启动了“法术杀手”——至少官员们是这么命名的,铺天盖地的噪音确实影响了法术的精准度,但这实际上是法术上无力抗衡敌方的无奈之举。
卡西米尔联合领舰队的护卫舰被明显削减了,而乌萨斯帝国的舰队还没出现明显减员。
乌萨斯已经将阵线近乎一字排开,追求火力的最大化,这种战法确实能够有效打击进攻方——卡西米尔的舰队很快就会沦为只剩旗舰的独苗。
但是战局依然不是一边倒的态势,至少乌萨斯方也高兴不起来,他们的护卫舰数量几乎没有减少、也没遭遇损失,只是因为卡西米尔从一开始就将全部火力对准了阵中的旗舰。
卡西米尔的高速战舰竖直地闯入阵中,有效地减少了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