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划过其中一个位于北侧峭壁的预设平台,“电磁投射炮,基座必须直接与潮汐之心主脉连接,瞬间能量需求会很高。”
墨磐坐在控制台前,调出一组数据,“潮汐之心的峰值输出能满足单次射,问题是连续射击的冷却间隔,以及能量脉冲对神经藻网络的冲击。”
“上次异常波动后,网络稳定性还在恢复期。”
“不能加固能量导管吗?”
岩叔粗声问,他最近带着人清理这些预设平台的地基,手掌磨得通红。
“材料强度不够。”
墨磐摇头,“梵明提供的标准合金承受不住反复的极端能量冲击,需要他们舰队装甲的同级材料,或者……”
“或者我们自己做。”
凌疏影接话。
她调出另一份材料清单,上面列着几种高密度藻类培养方案。
“‘铁骨藻’的变种,诱导其分泌金属晶粒,与生物基质融合,理论上可以达到要求。”
“生长周期?”
墨磐问到了关键。
“正常环境下,需要三个月。”
凌疏影停顿了一下,“如果使用高浓度能量浸润和生长激素,可以缩短到三周,但变异风险会成倍增加,可能失去导电性,或者变得脆弱。”
院长坐在轮椅上,从图纸上抬起目光:“风险具体指什么?”
“不可控增殖,或者能量过载时自燃。”
凌疏影回答得很平静。
指挥中心沉默了片刻。
海鹞刚从海岸巡逻回来,带着一身咸湿气息闯进来,恰好听到最后几句。
“自燃?那不就是点了根大炮仗?敌人没来先把自己炸了?”
“所以需要解决散热和结构稳定性。”
凌疏影指向投影中炮管的设计图,“传统散热片效率不够,我考虑在炮管内部嵌套一层冰苔藓的血管网络,循环低温海水。”
冰苔藓是一种沉降后在北方高岛环境生长大的苔藓,不算罕见,只是生长环境苛刻。
弦歌靠在门框上,擦拭着她的潜水刀:“冰苔藓那玩意儿,离开特定水温就死,你打算怎么让它在烫的炮管里活下来?”
“基因编辑,提升其耐热性,同时与炮管基材共生,依靠潮汐之心的能量维持活性。”
凌疏影解释,但语气里有一丝不确定,这是从未尝试过的复杂共生体系。
墨磐迅计算,再次调出模拟数据:“模拟结果显示,连续射击三次后,内部温度仍会过冰苔藓的临界值,即使改良后,除非进一步降低射,或者……”
“或者找到更好的散热材料。”
凌疏影接过话。
她揉了揉眉心,“我试过十三种藻类变种,效果都不理想。”
阿比吉特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正在外围巡逻,“凌阁下,梵明舰队仓库里有一种‘星尘合金’,常用于引擎核心散热,我可以申请调拨少量用于测试。”
通讯器方才一直没关,卫队的人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只有阿比吉特了话。
“价格是?”
凌疏影直接问。
“需要等值交换,或者,未来合作中的优先权。”
阿比吉特的声音没有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