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实验室环境参数,“通风过滤系统极限了,需要无菌操作环境。”
墨磐的目光扫过实验室四壁。
她起身,拖出几块切割好的沉船厚玻璃和密封胶条。
接下来的两天,敲打声和焊接光弧占据了实验室一角。
一个由厚重玻璃拼接成的密闭操作舱逐渐成型,舱壁镶嵌着墨磐用废弃仪表盘改造的机械臂接口。
最后一块玻璃合拢时,墨磐将一小把晒干碾碎的剑藻纤维填入舱门缝隙,注入熔融的海藻胶。
“试试。”她抹了把额角的汗珠。
凌疏影启动舱内自净气流,青灵监测显示微粒浓度骤降。
她戴上自制灭菌手套,通过机械臂再次操作。
这一次,嫁接在绝对洁净中进行。
新藻株被移入恒温箱后,凌疏影在基质表层均匀撒上一层极细的硅藻粉——这是墨磐用礁石磨制的天然物理抑菌层。
海鹞不懂实验,又想腻在两人身边,干脆当上了实验室的清洁工。
她每日用煮沸消毒的软布擦拭每一寸台面,连墨磐的工具架都擦得锃亮,嘴里还念念有词:
“不长毛!不长毛!”
潮水退去又涌回七次。
恒温箱内,那株历经波折的藻体已非旧貌。
深绿的底色上,叶脉如金线勾勒,叶片肥厚饱满,最惊人的是叶面均匀分布的微小凸起。
它们起初如针尖,渐渐饱满成半透明的微小球体,内部充盈着凝脂般的物质,在模拟日光下折射出温润的琥珀光泽。
凌疏影小心切下一颗最饱满的颗粒。
刀刃轻压,富有弹性的表皮破裂,雪白细腻的膏状物缓缓渗出,散发出纯粹的、熟透谷物般的清甜香气。
“这是…培育完成了?”海鹞的声音带着不敢置信。
凌疏影指尖捻起一点雪白,放入口中。
淀粉的甘甜在舌尖化开,带着海洋植物特有的清新余韵。
青灵的分析数据同步涌入:
淀粉纯度、含水量、微量元素组成……无限接近原始设计目标op-364。
墨磐放下手中正在打磨的齿轮,凑近恒温箱。
她长久地凝视着那片承载着琥珀粒的绿叶,粗糙的指尖隔着玻璃,极轻地拂过那些微小凸起的轮廓,嘴角抿出一条极淡的、向上的弧度。
篝火在澄光岛东岸的沙滩上熊熊燃起,跳跃的火光将人影拉长,投向墨蓝的海面。
巨大的芭蕉叶铺展开来,上面堆满烤得金黄的鱼、蒸熟的薯根块、新采的酸甜浆果,最中央的陶盘里,盛着小山般热气腾腾的浅褐色“米”饭——
那是海鹞指挥流民们用石臼舂打、陶罐蒸煮的第一批op-364。
“开饭啦!”海鹞举着串满生蚝的树枝,脸颊被火烤得通红,声音响彻沙滩,“管够!今天谁不吃撑了不许走!”
欢笑声、惊叹声、碗勺碰撞声汇成一片。
陈瘸子捧着木碗,手指颤抖地捻起几粒饭送入口中,浑浊的老泪无声滑落。
孩子们在篝火边追逐嬉闹,嘴角沾着饭粒。
凌疏影坐在稍远些的礁石上,手里也端着一碗饭。
温热的饭粒带着踏实的力量感。
她望着眼前喧腾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