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鸡蛋,还特制了一罐李天明最爱吃的辣酱。
\"京城的东西贵,能多带些就多带些。\"
她一边往包袱里塞东西一边念叨,
\"这件棉袄是新的,冬天记得穿;这包是治风寒的药,感觉不对就赶紧喝...\"
二姐李正神秘兮兮地把李天明拉到一旁,塞给他一个小布袋:
\"我攒的私房钱,不多,应急用。\"
李天明打开一看,竟是几块碎银子,顿时红了眼眶:\"二姐,这...\"
\"嘘,别让大姐知道。\"李正眨眨眼,
\"她要是知道我偷偷攒钱,非得唠叨三天不可。\"
父亲强撑着病体,坚持要送李天明到村口。
晨雾中,一家四口慢慢走向村头的老槐树。路上遇到早起的村民,纷纷道贺。
\"明哥儿有出息啊!\"
\"去了京城可别忘了咱们村!\"
\"等你当了大官,咱们村也沾沾光!\"
李天明一一回礼,心里却酸涩不已。
这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泥土路,熟悉的炊烟味道,马上就要远离了。
村口老槐树下,陈知府的马车已经等候多时。
随从接过李天明的行李,知府体贴地先上了车,留给李家告别的时间。
大姐突然抱住李天明,眼泪打湿了他的衣襟:
\"第,记得写信回来...\"
\"会的,放心吧。\"李天明轻拍大姐的背。
二姐别过脸去,声音闷闷的:
\"在京城谁要是敢欺负你,回来告诉我,我去揍他!\"
李天明不禁失笑:\"好,二姐最厉害了。\"
最后是父亲,老人只是紧紧握了握李天明的手,
说了两个字:\"争气。\"
登上马车的那一刻,李天明回头望去,
晨光中三个身影站在老槐树下,越来越小,
直到拐过一个山丘,再也看不见了。
他摸出胸前的玉佩,泪水模糊了视线。
走了整整半个月,当陈知府说\"快到京城了\"时,
李天明迫不及待地探出车窗。
远处,一道巍峨的城墙如同巨龙般横卧在地平线上,
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芒。
那城墙之高,比李天明想象中最宏伟的建筑还要高出数倍!
\"那...那就是京城?\"李天明声音发颤。
陈知府笑道:\"不错,前面就是永定门。\"
随着马车接近,城墙越发显得高耸入云。
城门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喧闹声远远传来。
李天明瞪大了眼睛——他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入城后,景象更是让这个乡村少年目瞪口呆。
宽阔的街道足以并行五辆马车,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
\"上好的苏州绸缎,夫人来看看!\"
\"磨剪子嘞——戗菜刀——\"
街上行人衣着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