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比您熟!”李正得意地说,眼睛亮晶晶的,
“下午带您去个好地方,保准喜欢。
那地方可有老北京的味道了,您去了肯定觉得亲切。”
——
下午两点,一家人准时来到老舍茶馆。
爸爸一进门就忍不住四处打量,眼神里满是怀念,仿佛看到了这一世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这桌椅摆设,跟我小时候去的茶馆一模一样……
那时候,茶馆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听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妈妈则在太师椅上坐下,摸着扶手,好奇地问道:
“这木头得有多少年历史了?感觉都包浆了,摸起来滑溜溜的。”
李天明笑着给他们点了壶茉莉花茶,又配了几样老北京的特色点心: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
茶上来时,白瓷盖碗里飘着几朵洁白的茉莉花,清香扑鼻,让人闻着就很放松。
“这茶得这么喝。”
爸爸示范着,用碗盖轻轻拨开茶叶,然后小抿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过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满意地点点头
:“嗯,地道!这茉莉花的香气和茶叶的醇厚融合得恰到好处。”
正说着,台上醒木一响,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看向台上。
说书人一袭长衫,手持折扇,往台中央一站:
“话说大宋年间,辽兵犯境,杨家七郎八虎,为国捐躯,那场面,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说书人讲得绘声绘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婉转,把杨家将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爸爸听得入神,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着节拍。
妈妈起初还担心自己听不懂,但说书人生动的表演和精彩的讲述很快让她沉浸在其中。
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台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天明瞄了一眼家人,看到他们看得那么起劲,觉得这次带爸妈来茶馆真是来对了。
中场休息时,服务员送上热毛巾。
妈妈擦着手,感慨道:“这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
“后面还有相声呢。”李正笑着说,“保证让您笑得合不拢嘴。”
果然,三点半一到,两位穿着大褂的相声演员上了台。
一个捧哏,一个逗哏,你来我往,妙语连珠。
逗哏的演员模仿北京大爷遛弯时,那神态、那语气,简直跟真的一样。
全家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妈妈差点把茶喷出来,一边笑一边用手帕擦着嘴。
表演结束后,爸爸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精彩表演中,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兴奋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这相声演员真是太厉害了,那嘴皮子简直比闪电还快!
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就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啊!”
李天明看到爸爸如此高兴,心中一动,趁机问道:“爸,您年轻时是不是也听过这个啊?”
爸爸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有些兴奋地回答道:
“那可不!
我们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娱乐方式,茶馆就是最热闹的地方啦!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