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
“苗书记,三水村那边说要人呢!”纪依兰说着,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等会儿咱们安排下村里条件比较艰难的几户人家,让他们去三水村兼职,大概需要两天,这可是一笔小收入呢。”
她心里乐开了花,暗自想着,果然离三水村近还是有好处的,这好处不就明晃晃地送上门了嘛。
“好。”苗秋白毫不犹豫地应下,脸上也不自觉带上了一丝笑意。
这些天,她时常抽空去三水村逛逛,亲眼见证了那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际上,这种变化的涟漪早已扩散到附近几个村庄,尤其是俞记水果厂收购水果这件事,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村民们的生活。
附近几个村凡是家里种水果的,都因为俞记水果厂的收购,实实在在地多了一笔收入。
村民们的钱包一下子就鼓了起来,这对于苗秋白来说,无疑是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希望。
说起来,今年她经过对清溪村土壤的研究,带领村民们改种了太子参。
太子参的生长周期需要一年,得到明年6月才能成熟采收。
在这一年的等待期里,村民们若能有其他收入作为支撑,到明年采收后,大家就能真正过上富裕的日子。
要是俞醉愿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清溪村凭借自身的条件,无疑是个绝佳的选择,到那时,村民们也能更有底气。
看到清溪村开始有了发展的迹象,苗秋白一直悬着的心也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纪依兰看着苗秋白开心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对她的佩服之情。
苗秋白这个大学生村官,心里可真是有盘算啊!她想,即便没有俞醉的出现,苗秋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应该也能带领清溪村走上致富的道路。
只不过,俞醉的到来,为清溪村增添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除了兼职之外,三水村那边也会高价收购茶叶,不过需要品质好的。”纪依兰接着说道。
“是俞记收吗?”苗秋白问道。
“对。”纪依兰肯定地回答。
“冠上俞记的名号,销售量肯定不会差的。就拿今天上线的俞记李干与俞记什锦水果糖来说,上线一个多小时,就全部卖完了。”苗秋白详细地说明着情况,“我得知消息后,就一直在关注俞记杂货铺的评论区,发现大家基本上都在夸赞俞记杂货铺。半斤的李干卖58元,竟然还被大家称作物美价廉呢!”
“真的?”纪依兰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实际上,她对网络销售这一块了解甚少,听到苗秋白的描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时代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要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真的会逐渐被淘汰。
还好,上级没有放弃他们这些偏远农村,派来了像俞醉这样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人来带动农村发展。
“嗯。”苗秋白笃定地点点头。
“那村民们增加收入的方式就更多了。”纪依兰兴奋地说,“我去跟他们说这个好消息。”
村里老人居多,并非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纪依兰习惯挨家挨户通知大家。
不过她也知道,要想改变这种通知方式,只能等以后大家生活条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