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多穿些。”
顿了顿,又道,“若有什么心事,不妨与我说说。
我虽愚钝,总比憋在心里强。”
黛玉望着迎春温柔的眼睛,心中一暖,便将昨夜之事简略说了,只是略过了宝钗在场一节。
迎春听罢,轻轻握住黛玉的手,道:“晴雯那丫头性子是躁了些,但心地不坏。
妹妹别往心里去。”
黛玉叹道:“我何尝不知。
只是有时想着,自己终究是客居在此,不比她们是家里的人”
“快别这么说,”
迎春急忙打断,“老太太、太太们待你如亲生,姐妹们也都敬你爱你,何分彼此?”
黛玉见迎春急得脸都红了,心中感动,便转了话题:“听说二姐姐近日在研习棋谱?不如改日教教我?”
迎春眼中闪过一丝光彩,笑道:“妹妹若肯学,我自是倾囊相授。”
自此,二人来往日渐密切。
迎春常来潇湘馆与黛玉下棋谈心,黛玉也常去迎春的缀锦楼品茶论诗。
园中姐妹见了,都暗暗称奇——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孤高自许,竟能如此投缘。
这日,探春忽然兴起,命丫鬟各处送去花笺,邀请众人到秋爽斋一聚,商议起诗社的事。
黛玉接到帖子,知是探春要做东起社,心中欢喜,早早便收拾妥当,往秋爽斋来。
进得院中,只见宝钗、迎春、惜春已到,正与探春说笑。
见黛玉来了,探春忙拉她坐下,笑道:“今日请诸位来,是想商议起个诗社。
咱们园中姐妹个个能诗会赋,何不定期聚在一处,以诗会友?”
众人都道这主意极好。
宝钗道:“既起诗社,便该立个章程,推举社长,定下罚约,方有趣味。”
探春笑道:“宝姐姐说得是。
我举荐林姐姐为社长,她诗才最高,堪当此任。”
黛玉忙摆手笑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我,我是不敢的。”
这话本是半是谦让半是玩笑,谁知坐在一旁的迎春听了,竟脱口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
众人又是一愣,随即都笑起来。
探春打趣道:“二姐姐今日是怎么了,专会堵林姐姐的嘴。”
迎春自知失言,羞得低下头去。
黛玉却毫不介意,反而笑着挽住迎春的手臂,道:“二姐姐说得是,我确是矫情了。
这社长之位,我推举宝姐姐,她最是公道周到。”
宝钗推辞不过,只得应下。
众人又议定了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开社,地点轮流做东,李纨为评官,迎春、惜春虽不擅诗,也任副社长,一个出题限韵,一个誊录监场。
诗社一事议定,众人都兴致勃勃。
独有迎春默默坐在一旁,心中既欢喜又忐忑。
欢喜的是能与姐妹们多一处相聚,忐忑的是自己诗才平庸,恐难胜任。
黛玉看出她的心事,悄声道:“二姐姐不必忧虑,出题限韵最是容易,届时我帮你参详。”
迎春感激地点头,心中暖意融融。
谁知好景不长,不过半年光景,一桩祸事打破了园中的宁静。
那日贾母因园中婆子们夜间聚赌之事大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