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釜底抽薪(1 / 3)

费尽心思,王承恩终于是将那卷《焚书令》收拾妥当,其上的红色蛛纹变得更像是一种装饰,摄人心魄。

他从怀中掏出一支仿照大明司礼监特制的毛笔,蘸着丹砂在竹简边缘补了行小篆放回原处:“城外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需经少府监核验方可存留”

子夜时分,王承恩借巡查之名潜入典簿库。

看着一排排的柏木架上,待焚的《乐经》用楚地鸟虫篆抄录,《尚书》带着齐鲁笔锋。

他恍惚间看到,大明司礼监内,《齐民要术》——这农书边沿竟有暗红批注“万历四十七年礼部验讫”

“好个李斯。

。”

老太监王承恩冷笑。

秦篆与明楷在眼前重叠,那些“以古非今者族”

的条文,与魏忠贤当年禁毁东林讲章的奏疏如出一辙。

晨光初露时,典吏们现库内简牍潮湿,大惊之际急忙架起烘烤竹简的陶炉。

王承恩盯着昨夜被自己泼水朱批的简牍被送进炉膛,丹砂在高温下逐渐变黑。

当值御史俯身查验时,他又故意打翻水盂,氤氲水汽中,那行被烤成黑色的批注竟似天然竹纹。

“此批竹简受潮批注不清,当重誊!”

御史嫌弃地扔开竹简。

王承恩躬身捡拾装车,命人急送御史台衙署誊抄。

王承恩心道,“这些也只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在于始皇帝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惟有简在帝心,才能有机会向始皇帝进言!”

夏日飞雪后,天气渐渐闷热难当。

章台宫内,铜雀灯台里的蛟油噼啪作响。

王承恩跪坐在蟠螭纹玉簟边,手持素绢为始皇帝拭去额角细汗。

他的动作比前世擦拭司礼监的象牙笏板还要轻柔——前世侍奉崇祯帝的经验告诉他,帝王座下最忌僭越。

“陛下,岭南进贡的冰鉴到了。”

王承恩将盛着碎冰的青铜匜置于案几,刻意让几粒冰珠坠落的声响惊醒了假寐的帝王。

这是他在东厂学的把戏——用细碎的杂音掩盖真正的动静,既全了君王颜面,又显侍奉者的机敏。

始皇帝半睁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昨日太医令进言“暑气伤肝”

,建议用冰,却被他以“秦制无此例”

最新小说: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星穹铁道:重聚黄金庭院 炼狱之刃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 趁皇后病娇,忽悠她做我靠山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满级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特工:签到六十天,震惊郑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