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四镇起烽烟(1 / 3)

幽王三年,惊蛰。

司徒府的暖阁内,姬友斜倚在湘妃竹榻上,案头的《黄帝内经》摊开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篇。

晁错握着他的手腕,指尖感受着逐渐平稳的脉相,心中暗喜——自施用后世“食疗温补之法”

,姬友的久咳之症已十日未。

“先生的‘羊肉苁蓉粥’果然神奇,”

姬友望着窗外抽芽的柳枝,“某竟觉气力恢复七八分。”

晁错放下脉枕,从陶瓮中盛出温热的药粥:“此乃后世‘药膳’之法,需长期调理。”

他瞥向墙上的《西陲布防图》,用朱笔在陈仓道画了个圈,“申侯在边境增兵至两万,犬戎斥候已抵泾水北岸。”

姬友猛地坐起,锦被滑落露出内衬的软甲:“某即刻点兵!”

“大人不可,”

晁错按住他的肩膀,“您需坐镇镐京,稳定朝局。

陈仓道有我。”

他取出新铸的“司农将印”

,印纽上的蟠螭纹与姬友的玉珏相映成趣,“这是幽王昨日亲赐,可调遣王畿五镇乡兵。”

姬友凝视着印信,忽然从枕下摸出一卷竹简:“某昨夜重读《周官》,现‘司徒掌邦教’之职,正合先生‘兵农合一’之意。”

竹简展开,露出他连夜批注的“耕战二十策”

晁错动容,指尖划过“寓兵于农,寓农于战”

八字:“大人此策,可抵十万甲兵。”

卯时三刻,镐京早朝。

幽王身着九章纹衮服,腰间的蟠螭纹玉珏换成了晁错进献的铁制佩饰。

褒姒虽仍禁足,虢石父却神色如常,袖中藏着申侯的密信。

“陛下,”

晁错呈上《陈仓道布防疏》,“臣请率乡兵五千,驻守陈仓塬,兼修堡垒与屯田。”

虢石父尖声反对:“陛下,乡兵乃乌合之众,岂可与犬戎铁骑抗衡?”

姬友出列,玉笏击地:“虢大人可知,乡兵已演练军阵三月?昨日某亲见,铁犁与戈矛配合,可抵铁骑、战车冲击。”

幽王盯着疏中“屯田堡垒一体”

的图示,想起骊山塬上的丰茂麦苗,挥挥手:“准奏。

若陈仓道不失,寡人封先生为西陲守丞。”

退朝时,虢石父故意撞向晁错,袖中密信滑落一角。

晁错瞥见“申侯约犬戎月中犯境”

字样,心中冷笑——这老贼果然迫不及待。

申时初刻,陈仓道塬上。

晁错站在新建的了望塔上,俯瞰乡兵们用铁犁挖掘壕沟。

三百步外,犬戎的狼头旗在风中猎猎,如同一群窥伺的恶狼。

“大人,”

乡兵统领递来温热的麦饼,“斥候回报,犬戎领亲率三万铁骑,三日后抵达。”

晁错咬下一口饼,麦香混着泥土味:“传我的命令,今夜点燃‘平安火’,三长两短,示警镐京。”

“平安火?”

“每隔十里设烽火台,无事则夜燃长烟,有警则短烟连举。”

晁错指向塬下的泾水,“若犬戎渡河,第一座烽火台会先燃三短烟。”

是夜,姬友在司徒府望着陈仓方向的火光,忽然

最新小说: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大成风华之绝响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特工:签到六十天,震惊郑耀先!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炼狱之刃 小房东【香朵儿】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