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229章 战场余波散河朔有遗民

第229章 战场余波散河朔有遗民(2 / 3)

军的短斧——那是前日打扫战场时,战士们故意遗落在路边的,斧柄上还刻着“冶山”

二字。

“他们在学咱们劈柴。”

少年将军笑道。

他想起出前,辛弃疾特意下令“过村落不得取百姓一物,饮百姓之水需留铜钱”

,此刻见道旁的桑树上挂着几串铜钱,正是按军中规矩留下的饮水钱,钱串上还系着鲜卑文写的“谢谢”

的字样。

继续向南,行至黄河北岸,暮色已浸透河谷。

刘勔带着几名文官在渡口等候,袍角沾着的泥浆里混着芦苇屑,显然是从水路赶来。

他捧着的账册用桑皮纸装订,封面题着“淮西军纪要”

,墨迹还带着松烟香。

“元帅,这是冶山的报单。”

刘勔翻开账册,上面用朱砂标着“新铸斩马刀三百柄,每柄重三斤四两”

,旁边附着工匠的批注:“仿飞虎军破阵样式,刃口淬矾水”

他又翻过一页,“芍陂早稻收了七万石,刘太守说留了最饱满的做种,穗长比往年多两寸。”

薛安都抢过账册,见其中一页画着密密麻麻的小记号,每个记号旁都注着地名:“巨里山,救民三十七口”

、“冀州南,赠稻种二斗”

、“黄河岸,埋铁锅三口”

最末行写着“百姓赠物:水五十六罐,粟米三升,布二匹”

,下面用小字标着“均以市价付铜钱”

显然是斥候已将生之事提前告诉了刘勔。

“还是你细心。”

薛安都拍着刘勔的肩甲大笑,甲叶碰撞声惊飞了渡口的水鸟。

那些水鸟掠过水面时,露出水下的网箱——里面养着百姓偷偷送来的活鱼,网绳上系着的木牌写着“谢辛帅护佑百姓”

辛弃疾的目光停在账册末尾:“阵亡二百七十四人”

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兵器,沈攸之队的用战斧,宗悫营的画弓弩,最末是第214章那个额角的伤疤已愈合的少年兵,旁边画着半块麦饼,正是他牺牲前省下的口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立块碑吧。”

辛弃疾合上账册,晚霞正将黄河染成金红。

“就叫‘淮水英魂’,背面刻他们的籍贯——不管是淮南人还是北地归正,都是我大宋的兵。”

他忽然想起那个举着红布旗的孩童,补充道,“碑前种上芍陂的稻子。”

归途行至半月,淮河的涛声终于撞入耳膜。

盱眙城头的守军先认出了飞虎旗,呐喊声像潮水般漫过城墙。

沈庆之立于瓮城,银须在风中飘动,早已得知辛弃疾再次大胜而归,激动的形色溢于言表。

“我就知道你会带回来好消息。”

老将军的声音带着笑意,目光扫过队伍中飘动的北魏大旗,旗面的狼头已被刀劈得残破,金线绣的獠牙间还卡着半片蜀锦。

辛弃疾翻身下马,将旗掷在地上时,听见城楼上爆出经久不息的欢呼之声。

百姓们举着松明涌来,火把的光映着他们手中的东西:

最新小说: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大成风华之绝响 特工:签到六十天,震惊郑耀先! 小房东【香朵儿】 炼狱之刃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