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都要拜服的,否则也不可能对抗了几十年,用了几次运动去肃清此人的影响。哦,扯远了。
“刚才我也通报了,前几日在广州,你做工作劝回国的郑贯公已经同意为我们做刊物了,甚至还会顺便发行一份报纸。当然,他现在还没有加入我们的组织,对他还需要进一步考验。但是,他负责的咱们的有关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商业周刊和全球各地的参考消息,都是于各方有裨益,同时又避开了敏感的政治问题的,可以公开协助甚至代理这两份出版物在日本华人中间去发行。
另外,这次我过来后,组织上对在日本开展工作的物质上的支持力度会有质的提高。这个可不是像杨杰昨晚跟我说的,单纯有国内的大鱼大肉给大家补身子的问题。当然,大家不但会有更多的生活物资的补给,还要利用这个机会,不但在东京地区以宝芝林为基地,继续开展对留学生为主体的华人的帮扶”。
听到这里,陈焕之点头表示明白,“其他横滨、神户、长崎等通商口岸聚集的华人劳工,由负责工人运动的赵伯韬负责,通过同乡会、互助会的方式,向这些人提供生活方面的扶持,医疗方面,由陆续建立的当地的宝芝林分号进行,但各分号在其他地方只保留一个药铺,不设立其他的聚会场所。至于在华工之间怎么建立沟通交际的管道,打破彼此间的地域隔阂,伯韬,咱们后面单独讨论”。一身工装、典型工人气质、专程从长崎赶来开会的赵伯韬点头表示明白。
“继续刚才的话题,我这次过来后,会在物质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无论是昭禹的印刷厂,还是焕之的药房,还是伯韬想给工友送衣送食,只要不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都可以满足。甚至,大家还可以多想些主意,怎么样能够在日本开设一些产业,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来此地务工。赚钱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中国人来这边经受一下工业化的洗礼,学学日本人是怎么做工或者务农、甚至经商和端盘子的。说实话,我比在座的任何人都提防日本这个国家,但我必须说,日本,无论是从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能力,还是从普通人的执行和觉悟能力,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的华工,过于集中在港口当苦力和矿山当力工,说实话,对于国内的工业化帮助不大。所以这点建议,希望大家认真考虑,彼此集思广益,尽快形成个方案给我。记住一点,要求是能在不引起日本人反感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来这边直接参与到有技术含量的一线的生产中去,可以不赚钱,甚至略微赔钱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