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日,朱高炽很是严肃的对杨士奇说道:“卿一向心向孤,孤感激不尽,如今情势艰难,这份真心更是难得,但李明达,是孤的血亲,亦是李忠文公的后裔,他的存在很是重要,希望卿日后能够摒弃私怨,孤定感激不尽。”
杨士奇记得自己几乎没有犹豫的答应了,“殿下之言,微臣知晓,当日乃是微臣之过错,如今已然自省,有劳殿下担忧。”
那日从东宫离开后,杨士奇就知道,李显穆亦是站在太子身后的铁杆,太子对此颇为信任,在如今态势下,不能够相争,只能够合作。
今日在内阁中示好,便是一种表示。
李显穆对杨士奇的示好,亦给予了友好的回应,当今应该众志成城,对抗汉王。
方才经历了几件大事,朝廷中并无太过紧要之事,只有一些日常工作。
待当值之日结束后。
李显穆走慢了几步,杨士奇便知晓李显穆有话要说,亦落在了后边。
李显穆边走边道:“下个月陛下便会往北京动身了,最迟在明年,就会开始北征。
北征时,陛下可能会带我北征。
汉王亦会随从北征。
那时朝廷中便是太子监国,这是汉王的机会,如果杨学士是汉王的话,会如何做?”
杨士奇微微皱眉。
汉王的机会?
他脑海中闪过了无数历史上的事例,而后凝重道:“你是说汉王会乘机在陛下面前构陷太子?”
李显穆一甩袖,冷然道:“这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为什么明知让皇子见识民间疾苦是件好事,可自古以来太子都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要时时刻刻待在皇帝身边,而不去见识民间疾苦呢?
为什么天家父子不能相见总是会酿成惨案?
汉朝的巫蛊之祸,虽然本质上是因为汉武帝忌惮太子,但太子刘据造反不就是因为被江充等人隔绝内外而导致吗?
现在陛下主动离开了京城,而且打仗之事,谁也不知道多久,一个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亲王,时刻陪伴在皇帝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