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太子远离皇帝,在数千里之外。
难道不会出事吗?”
杨士奇不得不承认,李显穆说的很对,这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可似乎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子离皇帝近一些,但总不能皇帝和太子都出去,那如果真的出了事,才是悔之晚矣。
“明达认为应当如何做?”
“我随陛下北征,若是汉王构陷时,我知晓,定然会为太子辩驳,是以北征之时,你不必忧心。
你必然会留在京城中,最关键之处,在于让太子做太子该做的事,不能做的差,让皇帝不满意,也不能做的好,让皇帝太满意。
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太子就是太子,恪守那些铁律,绝不能犯。
这些事我北征前,会和太子再说一次,但太子毕竟天潢贵胄,在某些地方是不如杨学士的,所以需要杨学士查缺补漏。”
李显穆的声音带着丝丝肃然。
“明达对在下似乎很是重视,太子党中有吏部尚书这等九卿天官,在这其中,我似乎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李显穆嗤笑道:“势位纵然重要,可位置和人却更是关键,你虽然只是五品官,却处于内阁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进言皇帝的地方。
很多大势,仅仅一言就会发生变化。
况且杨学士和那些科举上来的书生,可颇为不同,在市井中摸爬滚打,而能够卓然于世上,乃是真正的人物。”
杨士奇眼中闪过晦暗之色,抬头和李显穆对视,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谁的瞳眸更加幽深。
李显穆这句话,内里含义却很深,只要了解过杨士奇的经历,都不会小觑这个人。
杨士奇是个天才,他出生在元朝时期,那还是至正二十五年,然后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四处奔走,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五岁的时候就背会了《大学》全文。
洪武四年,他母亲带着他改嫁,他才终于有了继续读书的资本,可惜好景不长,洪武朝的官总是难做的,他的继父很快就被贬了,他的前半生就在这种艰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