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穆心中一冷,这明显方才看到官吏在讨好自己,于是心中不满,在这里敲打几句。
“有劳胡尚书提醒。”李显穆依旧笑吟吟的,但嘴角笑意已经浅了几分,“堂堂礼部清净之地竟然有人汲汲于钻营,不知去年京察时,为何没有察出。”
这话就有些颇锋利了。
京察会考察京中官员的各项职责完成情况,做得好升迁,做的不好黜落,每六年一次,几乎每次都搞得人心惶惶,在明朝后期,这项制度就彻底变成了打击异己的工具。
很多时候京察的官员并不愿意真的为难同僚,毕竟今日你主持京察,翌日你就是被京察的那个,官官相护并不少见,总要留个脸面。
李显穆这番话就是直刺胡英面门,既然你说礼部里面有人汲汲于钻营,那去年京察的时候你怎么不说,现在又说这些,难道是以为我李显穆便如同不堪造就吗?
“你……”
胡英话出口就有些后悔,果不其然被李显穆径直堵了回来,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时间不早,下官先告辞了。”
李显穆心中亦是颇为不满,当初因为南直隶之事,这胡英想坑他一把,被他反坑回去,他都没有计较此事,去没想到胡英竟然还抓着不放。
今日本来准备冰释前嫌,可却没想到胡英这么拎不清,真是不知所谓,这等看不清局势的人,也不必再给他留什么面子了。
这般想着,他走回自己屋中,而后召集了自己的属吏,虽然是空降礼部,可他并非全无根基,况且,李显穆环视屋中众人,在大明朝,哪里都不却想要进步的人。
“诸位,本官今日初来乍到,这礼部事务繁杂,日后还需诸位用力,将朝廷布置下来的各项差遣做好,是也不是?”
“李侍郎所言有理,我等久在礼部,颇为熟悉部中之事,必能辅佐侍郎。”
屋中众人眼中都有些兴奋,盯着李显穆好似顶着什么可居的奇货一般。
明眼人谁看不出胡英只不过是冢中枯骨,李显穆才是前途冉冉,就连陈英临终前都希望李显穆以后能看顾一下陈琦,更何况他们这些人。
但李显穆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收。
他环视一周,而后再次朗声开口道:“此番陛下升本官为礼部右侍郎,可谓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