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帝。
你说怎么办?
这就是没有宰相制度的坏处,若是有宰相在,这些事首先会问宰相,而不至于连个御前会议,都没人主持,事事都要皇帝冲在前面。
嘉靖皇帝就是参悟透了这一点,于是大幅提高内阁的地位。
内阁首辅制度真正形成就是在嘉靖朝,于是他才能高枕无忧。
“继续。”
朱棣很沉得住气。
于是夏元吉继续说道:“今年主要的开支是工部和兵部,礼部也有一大笔开支,工部一年就耗钱一千五百万贯,兵部有一千万贯,礼部五百万贯,除了每年都要支出的,分别有至少三百万贯的额外支出。”
工部尚书先坐不住了,沉声道:“陛下,今年为了尽快迁都,将最后的运河段快速开通,所以超支了一些,都是汇报过的。
年中时,说是要开海运,而且明年三月就要使用,元朝时通往天津和大都的河道淤积,只能重新加班加点的疏通。
而且还要建造许多专门运粮的船只。
再加上要在琼州和交趾铸造城池,以日后驻扎军队,耗费糜多。
微臣实话说,就这一千五百万贯都是杯水车薪,想要真的在交趾和琼州建城以及卫所,接下来五年,每年都要至少三百万以上的支出。
粮草虽然走海运,可每年海运都会有船只翻船,重新建造船只,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运河虽然不再用来运粮,但每年的维护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皇宫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成,按照臣的估计,至少要再修十几年,每年依旧是至少两百万以上的开支。
这一千五百万贯,明年肯定是不够的。”
殿中只有工部尚书宋礼的诉苦之声,听起来都是正当的支出。
但一个工部一年吃掉一半的财政,也太恐怖了。
无论是开海运还是海外驻军,都是极其耗钱的买卖,以汉唐的强盛都顶不住,最后都把军队从万里之外撤了回来。
后世的世界霸主美国,都顶不住那么多的海外基地消耗,只能战略回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