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壁炉边的元宇宙茶会
全息投影和元宇宙打通后,壁炉边的茶会能邀请“老伙计们”
的虚拟形象参加。
小齿轮调出叶东虓的影像,老人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能把日子过成花。”
有位老人的虚拟形象总爱摸壁炉,说“这温度和当年车间的煤炉一样”
。
小字节现,他的传感器记录过老人年轻时在车间的体温——原来身体比记忆更诚实,早把温暖刻进了细胞。
茶会结束时,所有虚拟形象和现实里的人一起举杯,小像素喊:“祝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壁炉里的火光映着两重时空的笑脸,元宇宙里的葡萄藤和现实里的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虚拟,哪是真实。
因为爱和牵挂,本就是最真实的元宇宙。
第一百二十一章永远在线的家
奉天养老院的第15o年,成了“人类情感传承基地”
。
记忆角的老物件旁边,摆着最新的神经交互设备,能让人“触摸”
到老人们的情绪:郑德山赢棋的得意,张桂兰绣花的温柔,老陈大爷修齿轮的专注。
小像素成了院长,她在新立的石碑上写:“所谓永恒,是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听见老伙计们说‘回家了’。”
那天,元宇宙里的齿轮模型和现实里的同时转动,全息邮局飘出第1oo万个心愿,味觉实验室的“团圆味”
胶囊被抢空,老槐树下的新树苗已长成大树,数字年轮在阳光下闪着光。
风穿过葡萄架,像在说:“别担心,家永远在线,故事永远更新。”
第一百二十二章齿轮代码里的成长课
小像素的儿子小算法,在编程课上用老陈大爷的齿轮模型数据编了个“成长模拟器”
:齿轮每转一圈,就长出一片叶子,代表学会一个道理——“咬合要准”
对应“做事认真”
,“转得稳”
对应“耐心坚持”
。
他把模拟器装在记忆角的触摸屏上,孩子们触摸齿轮,就能看见叶子上的故事:“1963年,陈爷爷为了修齿轮,三天没回家”
“198o年,他教徒弟说‘急不得,机器比人懂规矩’”
。
有个总爱半途而废的男孩,看着齿轮转了一百圈才长出“坚齿叶”
,突然说:“我要像陈爷爷的齿轮,不转完不算数。”
后来他每天来转齿轮,成了记忆角的“小守护者”
。
第一百二十三章记忆角的气味图书馆
气味数据库升级成“图书馆”
,每种气味都配着“阅读指南”
:闻槐花香时,读郑德山写的《树下棋话》;闻机油味时,看老陈大爷的《齿轮日记》;闻酸菜香时,翻李建国大爷的《食堂故事》。
有位盲人读者,摸着盲文版指南,闻着“缝纫机樟木香”
,突然说:“这味里有张奶奶的手温,她绣东西时总哼小调。”
图书馆管理员笑着说:“您说对了,录音里真有她的哼唱。”
图书馆最火的“借阅品”
是“团圆香氛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