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出轻响。
警服肩章残留着车站抓捕时的灰尘,领口却浆洗得挺括。
沈秀兰从兜里掏出叠整齐的《燕京晚报》。
社会版头条黑体字格外醒目:“红星集团董事长李文博涉多罪被捕”
,旁边配着押送车的照片。
报纸第三版详细刊登了红旗煤矿遇难矿工家属拿到补偿款的名单,金额数字清晰可见。
“大伙儿都在说这事呢。”
她把报纸递过去,油墨味混着院里的腊梅香,“菜市场王大姐拉着我说了半个钟头,她弟弟就在遇难名单里。”
叶昭扫过标题,手指在矿工名单上停顿片刻。
报纸边缘被他沾着泥土的手指压出浅浅的凹痕。
“老刘家的双胞胎今年考上了中专。”
他突然说,“他的学费局里帮着凑齐了。”
正屋里传出摆碗筷的声响。
母亲端出冒着热气的砂锅,豆腐鱼头汤的鲜香弥漫开来。
“开饭啦!”
叶妍蹦跳着冲向堂屋,两个男孩赶紧收拾满桌零件。
八仙桌上摆着六菜一汤。
青花瓷碗里盛着晶莹的米饭,叶妍专属的小木碗搁着亮黄鸡蛋羹。
母亲给每个孩子碗里都夹了块红烧肉,油亮的酱汁滴在米饭上洇开深色圆斑。
“我今天数学考了满分!”
叶妍掏出口袋里的卷子展开,红钢笔写的“1oo”
格外醒目。
沈秀兰接过试卷仔细看,应用题旁的批注写着“解题思路新颖”
。
小凯扒着饭嘀咕:“我们物理老师说了,下学期带我们做无线电实验”
团子突然插话:“哥哥昨天帮我修好了我们班同学的钢笔!”
他举起一支英雄钢笔,镀金笔尖在灯下反光。
叶昭盛了碗鱼汤放在沈秀兰面前。
乳白汤汁飘着翠绿葱花,他细心撇去了表面的浮油。
“派出所老周托我问,”
他声音压得低,“能不能安排他媳妇来火锅店当值班经理?”
沈秀兰吹散汤碗上升腾的热气。
“正好新店缺人。
不过”
她放下汤匙,“得先从领班做起,和其他人一样考核。”
陶瓷汤匙碰在碗沿出清脆声响。
电视里开始播放燕京新闻。
镜头扫过棚户区改造工地,张建国穿着工装戴安全帽的身影一闪而过。
记者正在采访买菜回来的居民,老人对着话筒笑得满脸皱纹:“冬天再不用摸黑倒尿盆喽!”
叶妍忽然放下筷子。
“我们生物小组要培育新品种蘑菇!”
她从书包掏出皱巴巴的计划书,铅笔画的蘑菇图案旁认真标注着温湿度要求。
沈秀兰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
纸张上有橡皮反复擦拭的痕迹,叶妍的字迹从歪扭渐渐变得工整。
“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她取出随身带的钢笔,在页脚空白处记下数字。
“二百不,一百八就行!”
叶妍眼睛亮,“能买三十个菌包和温度计!”
母亲又端来一碟刚烙好的葱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