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足了,虚火降了。再巩固一个月,以后少吃甜的、凉的,别让牙齿受委屈。”
李老师走后,阿青在笔记本上写下:“补肾固齿丸,治肾虚火旺之齿松、龈血,需配合作息、叩齿,方得长效。”窗外的石榴树,叶子已经绿得发亮了。
第二回:王经理的“火锅债”与牛黄清胃丸
入夏后,岐仁堂的药香里总混着点藿香的清凉。这天晌午,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下来个穿西装的女人,捂着腮帮子,一步一皱眉地走进来。
“岐大夫,快救救我!”女人嗓门挺亮,就是说话漏风,“右边牙龈肿得跟含了颗葡萄似的,连水都咽不下。”
她是做建材生意的王淑敏,阿青在本地新闻上见过她,总穿着干练的套装,跟现在这副狼狈样完全不同。王淑敏坐下时,阿青注意到她手里的包上还沾着火锅底料的红油。
“您这是……”岐大夫刚开口,就被一股热气打断。王淑敏一说话,嘴里像揣了个小炭炉,带着股辛辣味儿。
“前儿个陪客户,连着吃了三顿火锅,红汤的!”王淑敏吸着凉气,“昨天半夜突然疼醒,脸肿得镜子都不敢照。吃了片止痛药,压根不管用。”
岐大夫让她伸舌头,舌苔黄得发腻,像铺了层炒焦的米。搭脉时,手指刚按上去,就觉得脉跳得又快又有力,像打鼓似的。
“您这是胃火冲上来了。”岐大夫收回手,“《脾胃论》里说‘饮食不节,则胃先病’。火锅本就辛辣,您又连着吃,胃里的火就像被添了柴,烧得旺了。胃火往上走,先攻牙龈,所以肿疼;再往上,就到了口舌,您是不是还觉得嘴里发苦、发黏?”
王淑敏连连点头:“对对对!早上起来嘴里又苦又臭,还便秘,三天没解手了。”
“这就对了。”岐大夫道,“胃火太盛,把肠里的津液都烤干了,自然解不出手。火有出路时,从肠走;没出路,就往上窜。我给您开牛黄清胃丸,这里头的大黄、番泻叶,能把肠里的火往下引,通了便,火就有地方去了;石膏、黄芩是清胃火的,就像往滚水里加块冰;还有人工牛黄,《本草纲目》说它‘治小儿惊痫,大人癫狂’,能把上头的火压下去。”
他给王淑敏拿药时,阿青正往药臼里捣薄荷,清凉气漫开来。岐大夫说:“您回去用薄荷煮水漱口,一天三次,能暂时缓解疼。这药吃下去,可能会拉肚子,别害怕,那是胃火在往外走。等不疼了,赶紧把火锅戒了,改成绿豆汤、冬瓜汤,给胃降降温。”
王淑敏捂着腮帮子要掏钱,岐大夫摆摆手:“先治病,好了再说。对了,您那包上的红油,回去赶紧擦擦,看着就上火。”
三天后,王淑敏的司机送来了感谢信,说她脸不肿了,能正常吃饭了,还特意让司机带了箱绿豆。阿青拆开信,里头夹着张名片,背面写着:“已改吃素食,下周带客户来您这买养生茶。”
岐大夫看着名片笑:“这胃火啊,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就怕反复折腾。她要是再管不住嘴,这‘火锅债’还得再还。”
阿青在笔记本上记:“牛黄清胃丸,治胃火炽盛之龈肿、牙痛,需戒辛辣,辅以清凉饮食。”窗外的石榴树,正开着红艳艳的花,像一团团小火苗,却透着清爽的香。
第三回:张师傅的“风火劫”与丁细牙痛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