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别忘了热敷,每天三次,每次一刻钟。”
一周后,梅晓娟再来,脸上的歪斜明显轻了,嘴角能微微上扬了,右眼也能闭上大半。她进门就笑:“岐大夫,昨晚我试着吹口哨,居然能出声了!”
岐大夫让她抬抬眉毛,右边的额纹浅浅地出来了。他捋着胡子:“不错不错,风邪退了大半,经络通开不少。再喝一周药,针灸跟上,就能好利索了。”
这一周,梅晓娟按岐大夫说的,每天早睡,按时敷脸,吃饭也清淡了,超市同事们还帮她调了白班。她妈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山药粥、南瓜汤,说“给正气加养料”。
到了第十五天,梅晓娟来谢诊,脸上已经看不出歪斜了,鼓腮、闭眼、笑,都和以前一样。她给岐大夫带了袋自己做的薄荷糖:“岐大夫,您这药真神!我现在上班都敢摘口罩了,同事们都说中医太厉害。”
岐大夫摆摆手:“不是药神,是你听话,按时吃药,改了坏毛病,正气足了,病自然就跑了。记住,以后别再贪凉熬夜了,不然风邪还会找上门。”
梅晓娟使劲点头:“知道了!我现在每天十点就睡,空调也调高点,还跟着我妈学熬小米粥呢。”
那天傍晚,岐仁堂的卷帘门缓缓落下,博古架上的“天麻”瓷罐在夕阳下闪着光。岐大夫翻开《黄帝内经》,在“风为百病之长”那句话旁,轻轻画了个圈,旁边写着:“正气足,邪自退,生活调,病不扰。”
老街的路灯亮了,夜市的香气又飘了过来,岐仁堂里的艾草香,混在其中,像一句无声的叮嘱,护着这方水土里的人们,躲开风邪,守住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