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392章 肥甘厚味惹的湿热病,老郎中辨证除根有妙招

第392章 肥甘厚味惹的湿热病,老郎中辨证除根有妙招(2 / 4)

,就是沉得慌,手脚也不麻。”

“这就不一样了。”岐大夫说,“肝阳上亢的人,大多爱生气,或者熬夜多,肝里的火气往上冲,会带着头晕目眩,甚至耳鸣。但王嫂子这情况,是因为吃太多肥甘的东西,脾胃堵了,湿热往上拱,时间长了也可能影响到肝——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不好,气血生化不足,肝得不到濡养,也会有点火气,但根子还是在脾胃。要是只平肝阳,不清脾胃湿热,那湿热还在,肝阳迟早还会上来。”

王主任听得连连点头:“那岐大夫,您说该咋治?咱听您的。”

岐大夫走到柜台后,拿起毛笔,在处方笺上写下“调胃承气汤加味”,一边写一边解释:“《伤寒论》里的调胃承气汤,就是治阳明里实热的——大黄泻下通便,把肠胃里的积热拉出去;芒硝软坚润燥,帮着大黄清积;甘草缓和药性,不让肠胃受太大刺激。再加黄连,《神农本草经》里说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能清脾胃的湿热;还有水牛角,代替古时候的犀角,凉血解毒,治头面的红热。先吃三副,每天一副,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吃完后可能会拉几次肚子,那是在排湿热,不用怕。”

写完处方,岐大夫又叮嘱李阿姨:“这三天里,肉啊、蛋糕啊、甜饮料都别吃了,就喝小米粥,吃点清炒青菜,比如菠菜、芹菜,多喝水,别熬夜,晚上早点睡。”

李阿姨有点犯难:“那红烧肉……”

王主任赶紧拍了拍她的手:“听岐大夫的,红烧肉先放放,等好了咱再吃清淡点的!”

三天后,李阿姨又来了,这次脸不那么红了,额角的汗也少了,进门就笑着说:“岐大夫,您这药真管用!第一天吃了就拉了两次,不是稀水,是成形的软便,拉完之后头就不那么沉了,晚上也睡香了。”

岐大夫又给她诊了脉,点点头:“脉比之前缓多了,洪大的劲儿也小了,湿热排得差不多了。现在该清经络里的余热了,用升麻加黄连汤。”

他又拿起处方笺,写了“升麻加黄连汤”,解释道:“这方子是李东垣在《脾胃论》里提的,升麻能升提阳气,还能清阳明经络的热——阳明经走头面,升麻能把经络里的余热带出去;黄连继续清脾胃的湿热;再加白芍敛阴,防止清热的时候伤了津液;甘草调和药性。再吃五副,还是清淡饮食,这次可以加点蒸南瓜、煮山药,补补脾胃。”

小张在旁边记笔记,忍不住问:“师傅,为啥先用调胃承气汤通下,再用升麻加黄连汤清经络啊?不能一起用吗?”

“脾胃里的积热没清出去,先清经络,就像河里的石头没搬走,光清水面上的浮萍,石头还会往上冒浮萍。”岐大夫耐心地说,“得先把肠胃里的‘石头’(积热)搬走,再清经络里的‘浮萍’(余热),这样才能彻底。这就是‘标本兼治’,先治标的急(头面红热、头昏),再治本的根(脾胃湿热)。”

李阿姨拿着处方,又问:“岐大夫,那我好了之后,还能吃红烧肉不?”

岐大夫笑了:“能吃,但不能像以前那样顿顿吃,一周吃一次,一次少吃点,搭配着青菜吃。《黄帝内经》里说‘食饮有节’,就是吃饭要有节制,不能想吃啥就吃啥,吃多了脾胃负担重,还会生湿热。平时可以多吃点山药、小米、莲子,这些能养胃,脾胃好了,就

最新小说: 我们的虚无 暴君的巫蛊娃娃她活了 与爹随军小锦鲤,摸鱼搞事第一名 前夫跨境追妻?疯美人已改嫁大佬 刚绑上系统,就告诉我快休眠了?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 你另娶,我另嫁,高冷谢总疯什么? 萌宝随母改嫁,首富全家抢着洗奶瓶 攻略七个男宠后,恶毒女主想跑路 直播读毛茸茸心声,我暴富爆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