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9章 朱元璋异军突起

第29章 朱元璋异军突起(2 / 3)

罗了李善长(谋士)、冯国用(将领)这样的人才。李善长跟他说:\"刘邦当年在沛县起兵,知人善任,不杀百姓,五年就成帝业。您学他准没错。\"朱元璋听进去了,从此把\"不嗜杀不好杀人)\"当作战场信条。

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成了濠州红巾军的老大。他盯着地图,目光落在了集庆(今江苏南京)。

集庆这地方,太适合当根据地了:背靠紫金山,前有秦淮河,长江从旁边流过,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江南富庶之地,有粮有钱,不像北方那么穷。

但打集庆不容易。元朝在这儿驻了重兵,还有陈友谅(另一支红巾军首领)盯着。朱元璋一步一步来:先打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抢占渡江的跳板;再攻太平(今安徽当涂),稳住阵脚;最后在1356年三月,集中水陆大军猛攻集庆。

城破那天,朱元璋骑马进城,先去拜访了当地的老儒,问他们\"如何能守住这地方\"。老儒们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当场宣布:\"改集庆为应天府,废除元朝苛捐杂税,开仓放粮!\"

从此,应天府成了朱元璋的\"龙兴之地\"。他在这里屯田种地(自己搞生产,不抢老百姓),招揽读书人(比如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制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不急于称帝,先把根据地搞扎实。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不是那个讨饭的和尚了。他穿着龙纹袍子(虽然还没称帝),听着谋士们分析天下大势,眼睛里的狠劲变成了沉稳。

天下英雄,谁也不服谁。当时最厉害的有三个人:朱元璋(占应天)、陈友谅(占武昌,拥兵六十万)、张士诚(占苏州,富得流油)。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想吞了朱元璋,朱元璋也想吞了他们。

1360年,陈友谅先动手了。他造了几百艘巨舰(最大的能载三千人),顺长江而下,直扑应天。朱元璋的部将吓得腿软:\"陈友谅船太大,咱跑吧?\"朱元璋拍桌子:\"跑?往哪跑!他船大掉头慢,咱用小船偷袭!\"

果然,陈友谅中了埋伏,在龙湾(今江苏南京江宁区)被朱元璋打得大败,差点被活捉。但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决战在鄱阳湖。

1363年,陈友谅倾巢而出,带着六十万大军、上千艘巨舰,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守了八十五天,城里的人把门板都拆下来当盾牌,硬是没让陈友谅进城。

朱元璋亲率二十万大军来救,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大战。陈友谅的船像小山一样,朱元璋的船在旁边像玩具。朱元璋下令:\"用火攻!\"他选了七条小船,装满芦苇火药,让敢死队驾着冲向敌舰。风一吹,火借风势,陈友谅的巨舰全成了火船,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打了三十六天,陈友谅被流箭射死,他的军队瞬间崩溃。这场仗,朱元璋赌上了全部家当,赢了就有天下,输了就死无葬身之地。他站在船头,看着燃烧的鄱阳湖,头发都被火烤焦了,却笑得非常开心。

灭了陈友谅,朱元璋转头收拾张士诚。

张士诚这人文武不行,但会做生意,手下的地盘富得很。可他太安逸了,整天喝酒听曲,对手下说:\"咱守着苏州,有吃有喝,打什么仗?\"结果朱元璋一来,他的军队一触即溃。

最新小说: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第一权臣 寒门状元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