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把他贬到福建当驿丞(管理驿站的小官)。
去福建的路上,百姓夹道相送,有人提着鸡蛋,有人送着布鞋,说:\"刘大人,您是为我们好,我们都记着。\"刘大夏坐在驴车上,看着路边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心里想:\"只要百姓能安稳种地,我这点委屈算什么?\"
在福建,刘大夏还是老样子,关心的不是官帽大小,而是百姓疾苦。他发现驿站的驿卒(负责传递公文的差役)被盘剥得厉害,就上奏改革驿役制度,让驿卒\"每月有银三钱,免其杂役\",驿卒们都叫他\"刘青天\"。
晚年的刘大夏回到家乡华容(今湖南华容),种了几亩地,常跟老农聊天,问收成怎么样,赋税重不重。有人问他:\"当年藏图就不怕掉脑袋?\"他捋着胡子笑:\"怕啊,可一想到那些要被征去打仗的百姓,就不怕了。我这条命,换百姓安宁,值!\"
正德十一年,刘大夏去世,享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