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0章 张居正入阁辅政

第40章 张居正入阁辅政(2 / 3)

点。”当天晚上,他没设宴庆祝,而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重新翻看那篇多年前写的《论时政疏》,在上面补了一句:“今日再看,弊端依旧,当力行改革。”

初入内阁,张居正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辅佐而非主导”。徐阶提出“减轻赋税”,他就主动去户部核算钱粮,拿出具体的减免方案;高拱主张“加强边防”,他就去兵部查阅边军名册,建议“选良将、练精兵”。有次讨论是否开放海禁,大臣们吵成一团,有人说“海禁不可开,防倭寇”,有人说“海禁当开,通贸易”。张居正站起来说:“开海禁不是放任不管,可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收税以充军饷,同时严查走私,这样既利民生,又固海防。”这话既照顾了保守派的担忧,又支持了改革派的主张,徐阶和高拱都点头称是。

隆庆朝的内阁,堪称“黄金组合”——徐阶掌舵,高拱主兵,张居正主财,三人虽偶有分歧,却都以国事为重。有次高拱因为提拔自己的门生,被言官弹劾“结党营私”,气得要辞职。张居正跑去劝他:“言官弹劾是职责所在,您若因此辞职,反倒显得心虚。不如主动请皇帝核查,清者自清。”高拱听了他的话,果然化解了危机。事后高拱拍着张居正的肩膀说:“太岳,还是你脑子活。”

这段时间,张居正最亮眼的表现,是在边防事务上。当时蒙古俺答部经常入侵,边军屡战屡败。张居正分析后发现,边军最大的问题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将领频繁调动,士兵毫无斗志。他向隆庆帝建议:“让熟悉边防的将领长期驻守,如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等人,给他们自主权,允许他们就地募兵练兵。”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家庭矛盾,跑来投降明朝。消息传到北京,大臣们炸开了锅,有人说“杀了他,震慑俺答”,有人说“送回去,别惹麻烦”。张居正力排众议:“这是安抚俺答的好机会。不如善待把汉那吉,再派人去跟俺答谈判,让他交出汉奸赵全等,我们就送回他孙子,还可以封他为王,互通贸易。”

这个建议风险极大,一旦俺答不接受,就会引发更大的战争。高拱一开始也反对,张居正跟他彻夜长谈:“打仗劳民伤财,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何不试?”高拱被说动了,两人一起说服了隆庆帝。果然,俺答见孙子受到优待,又贪图贸易之利,同意了明朝的条件,还表示“永不犯边”。这便是历史上的“俺答封贡”,从此明朝北方边境安宁了几十年。

张居正的智慧,不在朝堂上的高声争辩,而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认真”里。他不像有些大臣那样“只画大饼”,而是凡事都要“落地生根”。

有次巡查太仓(国库),他发现仓库里的粮食大多发霉变质,账面上写着“存粮百万石”,实际能吃的不足三成。管仓库的太监解释:“粮食多了,难免发霉。”张居正没发火,只是让人把各仓的粮管员叫来,问他们:“你们自己家的粮食会让它发霉吗?”然后下令:“按地域远近调粮,近处的先吃,远处的通风晾晒,每月上报损耗,超过三成者治罪。”三个月后,太仓的存粮损耗降到了不足一成。

他还特别重视人才,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戚继光在东南抗倭有功,却因为不懂钻营,一直没被重用。张居正知道后,亲自向隆庆帝举荐:“戚继光练兵有方,可任蓟镇总

最新小说: 惊悚游戏:作为鬼怪的我被玩家追捧了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捡个混球当奶爸,炸翻京圈做团宠!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分手第五年,闻机长又在我心尖降落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重生黑莲花,屠尽白眼狼满门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