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9章 平台召对问方略

第59章 平台召对问方略(1 / 3)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十七岁的朱由检坐在殿内,眼前摊着两份截然不同的奏疏:一份是阉党余孽崔呈秀的“辞呈”,字里行间全是装腔作势的忠心;另一份是刑部主事钱元悫(què)的弹劾,历数魏忠贤十大罪状。

“都起来吧。”崇祯帝挥挥手,声音不大,却让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心里一哆嗦。三天前,他刚下旨把魏忠贤贬去凤阳守陵,没等阉党反应过来,又抄了崔呈秀的家——从这位兵部尚书家里搜出的金银,竟够辽东军饷用半年。此刻的朝堂上,曾经围着魏忠贤喊“九千岁”的官员们,正低着头假装自己是块石头。

“国家到了这步田地,你们就没什么要说的?”崇祯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内阁首辅施凤来身上。这位老臣昨天还在奏疏里写“魏公公辅政有功”,今天却吓得嘴唇哆嗦:“陛下圣明,已除大奸,臣……臣唯陛下马首是瞻。”

“马首是瞻?”崇祯冷笑一声,抓起案上的奏折扔了下去,“辽东丢了广宁,陕西闹了饥荒,国库空得能跑老鼠!你们就只会说‘圣明’二字?”

这位刚登基三个月的少年天子,显然还没学会老祖宗们“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他急啊。宫里的太监告诉他,魏忠贤掌权这几年,光生祠就花了两千万两白银;边关的塘报(紧急军报)天天说后金又在打锦州的主意;陕西巡抚的奏疏更直白:“饥民易子而食,恐生民变。”

崇祯知道,光靠抓人抄家填不满国库,也挡不住后金的铁骑。他想起了一个人——被魏忠贤排挤回老家的袁崇焕。当年宁远之战,正是这个人用红衣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让后金铁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天启七年十二月,一道急令送到广东东莞:“袁崇焕即刻起复,以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

次年正月,袁崇焕抵达北京。崇祯没让他先去兵部报到,直接在紫禁城的“平台”召见。这平台是太和门旁边的一处露天月台,通常用来召见边关大吏,当年万历皇帝就是在这里给李如松授过尚方宝剑。

《崇祯长编》详细记载了这场对话,崇祯盯着袁崇焕的眼睛问:“建虏(对后金的称呼)跳梁十余年,卿可有平辽方略?”

袁崇焕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朗朗:“臣若蒙陛下信任,五年之内,必复全辽!”

这话一出,旁边的兵部尚书王在晋差点把手里的朝笏掉在地上。谁都知道,后金八旗兵强马壮,辽东镇的明军早已糜烂不堪,五年平辽?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

崇祯却眼睛一亮,往前探了探身子:“卿若能做到,朕不吝封侯之赏!但不知需要多少兵、多少粮?”

“兵需五万,”袁崇焕掰着手指头算,“粮要三百万石,银一百八十万两。更重要的是,辽东人事、钱粮、军政,恳请陛下全权委臣,不受掣肘。”

崇祯想都没想就答应:“准!户部、兵部谁敢刁难,卿直接参奏!”他当即让人取来尚方宝剑,“这把剑赐你,违令者,先斩后奏!”

崇祯当天就下旨,让户部尚书毕自严挪出三百万两银子,又把辽东总兵满桂、副将祖大寿等人的任免权全交给袁崇焕。他甚至亲自给袁崇焕写了首诗,里面有句“愿卿早建不世功,朕待捷音频举杯”,字里行间全是少年人的热血。

平台召对后的三个月,崇

最新小说: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寒门状元 大明,我来了! 第一权臣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