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纷争乱如麻,晋有先轸定天下。
城濮退舍伏强楚,崤山埋秦断东发。
朝堂唾君明忠义,箕山卸胄血飞花。
千年犹记战神勇,一曲悲歌传万家。
我们这章要讲的人物,可不是寻常的武将——他是春秋中期晋国的“定海神针”,是开创晋国百年霸业的“第一谋臣”,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诡道用兵”的开山鼻祖。此人姓先,名轸,字季路,后世多称其“原轸”(因他曾受封于原邑)。他生于公元前68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627年,短短五十三年的人生,却打了两场改写春秋格局的硬仗,留下一段“唾君明志、卸胄殉国”的千古绝唱。
公元前627年,冬。晋北箕山,寒风如刀,卷着碎雪在荒原上打旋。漫山遍野的狄人骑兵,正围着一小支晋军阵列,像饿狼盯着羔羊。
狄军阵前,却有一人格外扎眼。此人年过半百,白发如霜,本该穿戴的青铜头盔扔在一旁,银亮的铠甲也解了系带,露出里面褪色的麻布战衣。他跨坐在一匹瘦马背上,手里握着一杆磨得锃亮的长戈,戈尖上还滴着狄兵的鲜血。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晋国中军将、执掌全国兵权的先轸。
“先轸老匹夫!你卸了甲胄,是想投降不成?”狄军首领白暾勒马站在阵前,声如洪钟。他麾下的狄兵个个手持弯刀,弓上满弦,可看着先轸那双眼——那双眼虽布满血丝,却像两团烈火,竟没一个人敢先动手。
先轸闻言,仰头大笑:“白暾小儿!某家一生征战,只知战死,不知投降!今日某来,是为谢君,非为退敌——你若有种,便来与某一战!”
话音刚落,先轸双腿一夹马腹,瘦马竟似通人性般,长嘶一声冲向狄军阵中。长戈一扫,两名狄兵应声落马;反手一挑,又刺穿一名狄将的咽喉。狄兵们慌了,纷纷举刀围上来,可先轸的戈法快如闪电,左劈右砍,转眼间竟杀开一条血路。
白暾在后面看得心惊:“这老东西莫不是疯了?这分明是要单枪匹马来送死?”正疑惑间,却见先轸突然勒住马,转过身来,对着晋国大营的方向拱了拱手——那是晋襄公所在的方向。
“主公!臣先轸,以死谢唾君之罪!还望主公珍重!”
喊完这句话,先轸猛地将长戈掷在地上,张开双臂,对着狄军的弓箭手喊道:“来!射我!”
狄兵们你看我,我看你,竟谁也不敢动。白暾咬牙道:“射!”
箭雨瞬间袭来,密密麻麻穿透了先轸的战袍。可他依旧站在马背上,双目圆睁,怒视着狄军,直到最后一口气咽下,身体才缓缓倒下。
白暾策马上前,翻身下马,走到先轸尸身前,弯腰捡起那杆长戈——戈柄上,“原轸”二字刻得深深刻骨。他长叹一声:“天下竟有如此忠义刚烈之人!来人!取锦袍来,裹好先将军尸身,送回晋营!”
当晋襄公得知先轸战死的消息,亲自出营迎接尸身。掀开锦袍的那一刻,襄公看着先轸双目圆睁的模样,再也忍不住,抱着尸身号啕大哭:“将军啊!是寡人错了,是寡人听了妇人之言,放了秦囚,害你如此!你以死明志,叫寡人日后如何面对晋国百姓啊!”
这箕山之战,是先轸人生的最后一战,一代名将为何选择战死沙场,晋襄公又为何如此悲痛,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