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3章 武安君李牧全传

第13章 武安君李牧全传(6 / 8)

不能抗旨啊!”

周勃急得直跺脚,“您要是交了兵权,赵葱和颜聚那两个草包能挡得住王翦吗?别说秦国二十万大军,他们就连匈奴的小股骑兵都打不过,到时候邯郸丢了,赵国就真完了!”

李牧沉默了——他不是没想过这点。赵葱是赵王的远房亲戚,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当年在雁门跟着韩仓打仗,三战三败,;颜聚倒是打过几场仗,可性格急躁,没什么谋略,遇上王翦那样的老狐狸,只会吃大亏。他对将士们说:“我知道赵葱和颜聚不行,可我不能抗命。我要是抗命,就成了乱臣贼子,赵国就更没救了。你们听我的,好好跟着新将军打仗,守住井陉,别让秦军过了这道关。只要井陉在,赵国就还有希望。”

正说着,帐外传来马蹄声,有人喊“赵将军、颜将军到了”。李牧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他整理了一下盔甲,把龙泉宝剑解下来,放在案上——这把剑陪了他十年,破匈奴时斩过匈奴的白羊王,肥下之战劈过秦军的将军,如今要易主了。他对帐里的将士说:“都起来吧,别让新将军看笑话。”

很快,赵葱和颜聚就进了帐。赵葱穿着一身新盔甲,腰间挂着一把镶金的弯刀,走路都带着一股子傲气。他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将士,又看了看李牧,皮笑肉不笑地说:“武安君,大王有旨,让我和颜将军来接掌兵权。您也累了,该回邯郸歇着了。”

颜聚站在旁边,脸色有些难看——他当年在肥下之战中跟着李牧打仗,知道李牧的本事,也知道这事儿是郭开搞的鬼,可他不敢说。他低着头,小声说:“武安君,多有得罪。”

李牧没理赵葱,指着案上的兵符和地图,对颜聚说:“颜将军,这是井陉的布防图,西边的峡谷要派三千弓弩手埋伏,北边的山口得用长枪兵守住,秦军粮草从井陉以东运来,你可以派小股骑兵去袭扰。”

赵葱不耐烦地打断他:“武安君,这些琐事就不劳您费心了。您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回邯郸吧,大王还等着您呢。”

李牧看了赵葱一眼,眼神里满是失望。他拿起案上的龙泉宝剑,递给颜聚:“这把剑陪我打了不少仗,你拿着,用它杀敌斩将,别丢了赵国的脸。”

颜聚双手接过宝剑,只觉得这剑有千斤重,眼眶瞬间就湿了。

李牧又对帐里的将士说:“兄弟们,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听从新将军的指挥,好好打仗。记住,咱们是赵国的士兵,要守住赵国的疆土。”

将士们都低着头,没人说话。周勃咬着牙,拳头攥得咯咯响,却不敢违抗李牧的命令。

李牧整理了一下衣冠,没带任何行李,只带了几个亲兵,跟着赵葱和颜聚出了营。营外的将士们听说他要走,都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密密麻麻站了一路,从大帐一直到营门。

李牧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对将士们说:“好好打仗,等我回来。”可他心里清楚,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到了营门,他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军营——夕阳下,“李”字大旗还在风中飘扬,将士们还在望着他。他深吸一口气,拨转马头,往邯郸方向去了。身后,是十万将“武安君”的呼喊声,那面飘扬的“李”字的大旗,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悲壮。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李牧与赵军将士的最后一别;这一去,赵国的擎天白玉柱

最新小说: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大乾边关一小卒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夺春情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