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分配土地,令其耕作;同时遴选精壮编入军队,既解其生存之困,又增我军之锐,此乃长久之计。”孙权阅后,深以为然——此前东吴兵力多依赖北方流民与士族私兵,若能从山越中募兵,便可极大增强军力。遂任命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并兼领县事,令其前往海昌(今浙江海宁)平越。
海昌地处吴郡东部,毗邻山越聚居区,常年受山越侵扰,民生凋敝。陆逊到任后,第一步便是安抚百姓: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灾民;组织农民修复水利,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待地方稍稳,他便着手处理山越事务。当时海昌附近的山越首领潘临,拥众数千,盘踞于硖石山中,时常劫掠海昌、嘉兴一带。陆逊先遣使者前往硖石山招抚,许以“免罪、分田、免赋税三年”的条件,潘临却轻视陆逊年轻,认为其“文弱书生,不足为惧”,不仅拒绝招抚,反而率军劫掠海昌城郊,杀害官吏数人。
招抚无果,陆逊遂决定武力征讨。他深知山越虽勇猛,却缺乏纪律,且不擅阵地战。遂精选三百名精锐士卒,皆配短刀、弓弩,又招募当地熟悉山路的猎户为向导,于深夜出发,潜行至硖石山山寨之下。此时正值深秋,山中草木干燥,陆逊令士兵携带硫磺、火硝制成的火折子,待至三更,先遣十余名士兵攀上山寨西侧的悬崖,点燃预先准备好的柴草堆;同时,山下士兵擂鼓呐喊,伪作大军压境之势。
山寨中的山越人从睡梦中惊醒,见西侧火光冲天,又闻山下鼓声震耳,误以为东吴大军已将山寨包围,顿时大乱。潘临虽欲组织抵抗,却因部众溃散而无能为力。陆逊趁机率军从正门攻入山寨,斩杀叛乱首领数人,潘临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余部众投降。此役之后,陆逊并未将山越部众视为俘虏,而是依此前承诺,将其五千余口迁至海昌平原,按户分配土地,并派遣农官教授耕作技术;同时从部众中遴选一千五百名精壮,编为“山越兵”,加以训练,成为自己麾下的核心战力。
此后数年,陆逊又相继平定了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之乱,采用“先剿首恶,后抚部众”的策略,共收服山越部众十余万口,其中编练为士兵的达两万余人。这不仅彻底解决了东吴的边境之患,更为东吴增添了大量劳动力与兵力——当时东吴总兵力不过十万,陆逊平定山越所得的两万士兵,几乎占了东吴军力的五分之一。孙权见陆逊既有谋略,又能办实事,对其愈发器重,先拜为定威校尉,令其镇守利浦(今安徽和县);后又将自己的侄女(孙策之女)许配给陆逊。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荆州局势骤然紧张,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北接中原,西连益州,东望江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刘备占据南郡、零陵、武陵,孙权占据江夏、桂阳。后刘备以“暂借”为名,从孙权手中取得南郡,约定待夺取益州后归还,然刘备得益州后却拒不归还,吴蜀两国为此多次交涉,矛盾渐深。
当时镇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为人骄傲自负,虽勇猛善战,却不善处理外交关系。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主力北伐曹魏,于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甚至一度欲迁都避其锋芒。然关羽在北伐期间,多次强行征用东吴囤积在湘关的粮草,且辱骂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