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1 / 6)

中流击楫气冲霄,闻鸡起舞志未消。

黄河万里收故地,青史千年记祖邀。

西晋乱尘埋帝阙,东晋偏安赖侠豪。

莫道江南无壮士,一腔热血照今朝。

列位,咱们这一章要聊的这个人,是东晋初年那个“苟且江南”的时代里,最不“苟且”的人——祖逖,祖士稚。

话说西晋末年匈奴人破洛阳,掳皇帝,中原大地到处是烧杀抢掠,老百姓要么死在胡人刀下,要么背着包袱往南逃,史称“永嘉之乱”。到了江南,司马睿(也就是后来的东晋元帝)忙着在南京搭班子,满朝文武要么想着怎么抢地盘,要么想着怎么保小命,谁还敢提“北伐”俩字?

偏就有这么一个人,放着江南的安稳日子不过,带着几百号流民就敢渡江,对着大江发誓要收复中原;偏就有这么一个人,没兵没粮没朝廷支持,硬是靠自己拉队伍、打豪强、斗石勒,把黄河以南的土地重新夺了回来。这人就是祖逖。

祖逖生于公元266年,老家在范阳遒县,也就是今天河北涞水一带。这地方在西晋那会儿,算北方边境,离鲜卑、匈奴这些部落比较近,所以民风彪悍。

祖家在当地不算顶级豪门,但也是正经世家,祖上出过太守级别的官,家境殷实。按说这么个家庭,孩子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背《诗经》《尚书》,等着长大了走仕途。可祖逖偏不,打小就不是个“安分主儿”。

《晋书》里说他“少轻侠,尚节义”,这话怎么理解?“轻侠”不是现在说的“小混混”,是说他讲义气、好打抱不平,还不把钱财当回事。那会儿祖逖十几岁,天天领着一群半大孩子在村里转悠,看见邻居家缺粮食,他转头就回家把自家的米扛过去;看见地痞欺负老实人,他撸起袖子就上,三拳两脚把人打跑。

他爹早死,哥哥们管不住他,只好由着他。直到十五六岁,祖逖突然“开窍”了——不是说不“侠”了,是他觉得光帮邻居打架、送粮食没用,天下要乱了,得有真本事才能保家卫国。于是他开始读书,尤其是兵法、历史这类得书籍他特别感兴趣。

后来他去洛阳游学,洛阳是西晋都城,达官贵人多了去了。祖逖凭着一股“侠气”和独到的见识,让不少高官都记住了他。有个叫王衍的太傅(相当于宰相),跟人说:“祖逖这小子,有大才,将来必成大器。”

公元290年前后,祖逖二十多岁,被朝廷任命为司州主簿。司州就是今天河南洛阳一带,主簿是个文书类的官,不算大,但能接触到朝廷核心事务。也就是在这儿,他遇见了一辈子的“最佳战友”——刘琨。

刘琨比祖逖小几岁,出身中山刘氏,也是个有志向的世家子弟。两人一见如故,都觉得对方“跟自己是一路人”——都看不惯朝廷的腐败,都担心北边胡人的威胁,都想着将来能为国家做点事。

那会儿两人住一个宿舍,晚上睡一张床,经常聊到半夜。《晋书》里记载了一个经典场景,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闻鸡起舞”。

话说有一天半夜,窗外突然传来鸡叫。古代人觉得“半夜鸡叫”不吉利,刘琨翻了个身,想接着睡,祖逖却“噌”地坐起来,推醒刘琨:“别睡了!你听这鸡叫,不是坏声音,是提醒咱们该起来练武了!”

刘琨一听,也来了精神,于是两人

最新小说: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李龙鳞苏凤翎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崇祯之军火大明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