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2 / 6)

穿好衣服,拿着剑跑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就练了起来。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有一次,刘琨跟祖逖聊起天下大势,说:“要是天下真乱了,咱们俩该怎么办?”祖逖拍着他的肩膀说:“还能怎么办?到时候咱们各领一支兵,北伐抗胡,收复中原,谁也别掉队!”刘琨笑着说:“好!到时候我跟你比一比,看谁收复的土地多!”

您别觉得这是年轻人的“热血空话”。后来永嘉之乱爆发,刘琨果然在北方坚守并州(今天山西一带),跟匈奴人血战;祖逖则在江南起兵北伐,两人一西一东,都在践行当年的约定。只可惜刘琨后来被东晋内部的人陷害,兵败被杀,没能跟祖逖“会师中原”。

“闻鸡起舞”这事儿,之所以能传颂千年,不是因为“早起练武”有多难,是因为它背后藏着两个年轻人的“危机感”和“报国心”。在那个“大家都混日子”的时代,有人愿意为了“不确定的未来”,每天早起练剑,这份清醒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英雄气概。

公元311年,永嘉之乱爆发——匈奴人建立的汉赵政权,派大将刘曜攻破洛阳,西晋怀帝被俘,中原彻底乱了。

洛阳城破那天,祖逖正在城外办事,看着城里火光冲天,听着百姓的哭声,他攥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族人跟着死在这里,得带他们往南逃。”

他立刻赶回范阳老家,召集宗族、乡党,说:“洛阳已经破了,胡人很快就会来这里,咱们不能等,得往南逃,去江南避一避!”族人们都知道祖逖靠谱,纷纷收拾行李,跟着他走。

这一路逃亡,比打仗还难。路上到处是逃兵、盗贼,还有饿死的百姓。祖逖没把自己当“世家子弟”,而是当起了“领队”——他把老弱妇孺安排在队伍中间,自己带着年轻力壮的人断后;粮食不够了,他就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分给大家;遇到盗贼,他第一个冲上去打。

有一次,一群盗贼拦住他们,想抢粮食。盗贼头目看着祖逖,说:“把粮食留下,放你们走!”祖逖拔出剑,指着头目说:“我是祖逖,要粮食没有,要命有一条!你们要是敢抢百姓的粮,我今天就跟你们拼了!”盗贼们早听说过“范阳祖逖”的名声,知道他武艺高强,居然吓得赶紧跑了。

就这么着,祖逖带着几百家流民,走了几个月,终于到了江南的京口(今天江苏镇江)。一路上,不少不认识的流民,看祖逖能保大家安全,也主动跟着他,到京口的时候,队伍已经有上千人了。

在京口,祖逖没闲着。他把流民们组织起来,开垦荒地,种粮食,还教年轻人练武——他知道,江南不是“终点”,是“起点”,总有一天,他要带着这些人回中原。

这会儿的司马睿,刚在江南站稳脚跟,正忙着拉拢世家大族,对“北伐”压根没兴趣。祖逖几次去见他,说:“中原百姓现在正被胡人欺负,只要陛下下令北伐,我愿意带着军队北伐,肯定能收复故土!”司马睿每次都“打哈哈”:“祖将军忠义可嘉,不过现在江南刚稳定,北伐的事,再等等。”

祖逖知道,等是等不来的。要想北伐,只能靠自己。

公元313年,西晋愍帝在长安即位,下诏书号召天下兵马北伐。司马睿没办法,只好表面上支持祖逖——给了他一个“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头衔,却只给了一千人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专心经营酒店的我成了万人迷! 狐王妻,镇百邪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仙界第一,但捡了五个疯批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斩神:原魔代理,开局解锁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