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2章 乱世能臣陶侃

第42章 乱世能臣陶侃(5 / 7)

体衰,无法亲自领兵,便命其兄王含及部将钱凤、沈充统领叛军,攻打建康。

叛军势如破竹,建康危在旦夕。晋明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众臣一致认为:“如今能平定王敦叛乱者,唯有广州刺史陶侃。陶将军兼具将才与民心,威望卓着,若召他领兵北上,必能扭转战局!”晋明帝采纳众臣建议,即刻下诏,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令他率军北上讨逆。

陶侃接到诏书后,即刻点兵启程。部下中有人劝他:“王敦势力强盛,建康局势不明,将军若贸然北上,恐有不测。不如先观望局势,待形势明朗后再作决断。”陶侃正色答道:“王敦反叛,意图倾覆社稷,若天下人皆抱观望之心,政权何以存续?我身为晋臣,当以国事为重,岂能因一己安危而置社稷于不顾!”

率军北上途中,各地官员与百姓听闻陶侃领兵讨逆,纷纷响应:或派兵助战,或捐献粮草,陶侃的军队规模迅速从数千人扩充至数万人。抵达荆州后,陶侃与大将军温峤汇合,二人共同商议破敌之策。温峤分析道:“王含、钱凤虽拥重兵,却缺乏谋略,且王敦病重的消息已传开,叛军军心不稳。若先击败钱凤,王含的军队便会不战自溃。”

陶侃深以为然,随即分兵两路:一路由温峤统领,驻守建康城外,阻击王含的军队;另一路由自己亲自统领,直捣钱凤的军营。陶侃率军抵达钱凤营外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侦查叛军动向,得知钱凤每日纵容部将饮酒作乐,军纪极为涣散。

当晚,陶侃率领精锐部队发动突袭,叛军毫无防备,营中大乱。钱凤见局势失控,只得率领残部逃走,后被部下斩杀,首级被送至陶侃军营。钱凤被杀后,王含的军队军心彻底崩溃,温峤趁机率军出击,王含的军队大败,王含本人亦被斩杀。

远在武昌的王敦听闻叛军大败的消息,又气又急,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病逝。其部将沈充试图继续反叛,也被部下斩杀。至此,第二次王敦之乱彻底平定。晋明帝封陶侃为长沙郡公,任命他督荆、江二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此时的陶侃,已成为东晋最具威望的大臣,掌控长江中游的兵权,成为支撑东晋政权的“定海神针”。

王敦之乱刚平,东晋又面临新的危机。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内史苏峻因不满朝廷对其兵权的限制,起兵反叛。苏峻骁勇善战,部下多为精锐,率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至建康城外。次年,苏峻攻破建康,挟持年仅七岁的晋成帝(晋明帝之子)前往石头城,诛杀朝廷大臣,纵兵劫掠,建康沦为人间地狱。

大臣温峤、庾亮等人逃至寻阳,商议讨平苏峻之事。温峤提出:“如今要平定苏峻叛乱,需推举一位盟主统摄诸军。陶侃将军忠勇兼备,威望素着,唯有他能担当此任!”庾亮此前曾与陶侃有嫌隙,担心陶侃不愿相助,但此时已无他法,只能随温峤一同前往荆州,恳请陶侃出山。

陶侃听闻苏峻反叛、挟持幼帝的消息后,早已怒不可遏,正欲起兵,见温峤、庾亮亲来相请,便慨然应允。咸和三年(公元328年),陶侃被众臣推举为盟主,统领各路讨逆大军,从荆州出发,讨伐苏峻。

行军途中,噩耗传来:陶侃之子陶瞻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苏峻军队斩杀。部下皆劝陶侃:“将军丧子之痛深切,不如先返回荆州治

最新小说: 仙界第一,但捡了五个疯批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分手第五年,闻机长又在我心尖降落 惊悚游戏:作为鬼怪的我被玩家追捧了 重生黑莲花,屠尽白眼狼满门 狐王妻,镇百邪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捡个混球当奶爸,炸翻京圈做团宠!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