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月后,大臣们开始商议册立皇后之事。此时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已入宫为婕妤,霍光身为权臣,掌控朝政十余年,满朝文武皆揣度其心意,纷纷上奏“请立霍婕妤为皇后”。朝堂之上,大臣们的呼声一边倒,刘询却始终沉默——他望着阶下的文武百官,想起尚冠里的清贫岁月,想起许平君灯下缝补的身影,心中已有了决断。
几日后,刘询下了一道看似无关紧要的诏书:“朕微时曾有一把旧剑,如今不知流落何方,众卿可帮朕寻回?”(《汉书·外戚传》载“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们初时不解,细思之下才恍然大悟——“旧剑”喻指“旧妻”,帝王虽登至尊之位,却仍念及民间糟糠之妻,不愿舍弃。
这道“求故剑”的诏书,暗藏着刘询的坚持。大臣们深知霍光权势滔天,不敢得罪,却也敬佩帝王的重情重义,更不敢公然违背君意。很快,丞相杨敞带头上奏,请求册立许平君为皇后,其他大臣纷纷附和。霍光虽心中不满,却也因刘询此举合情合理,无法反驳,只得默许。
本始二年(前72年)正月,刘询正式册立许平君为皇后,按照汉朝惯例,皇后之父应被封侯。可霍光却以许广汉“受宫刑,非正常人”为由,反对封其为侯,刘询虽为帝王,却受制于霍光,只得先封许广汉为昌成君,待日后再作打算。许平君对此毫不在意,她对刘询说:“我不在乎父亲是否封侯,只愿我们母子能常伴你左右。”
成为皇后的许平君,并未因身份的提升而变得骄纵。她依旧保持着民间生活的简朴,后宫用度皆从简,对宫中嫔妃、宫人也多有体恤——有宫女犯错,她从不苛责,而是问清缘由后从轻发落;嫔妃生病,她会亲自前去探望,送去汤药。后宫在她的治理下,秩序井然,无争宠构陷之事,刘询得以专心处理朝政,对她愈发敬重与疼爱。
许平君的皇后之位,成了霍光之妻霍显的心头刺。霍显一心想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见许平君深得刘询宠爱,又在后宫中威望日高,心中妒恨渐生,竟生出了毒杀许平君的歹念。
本始三年(前71年),许平君再次怀孕,足月后生下一名公主。产后的许平君身体虚弱,需要太医调理。霍显得知后,找到了与自己素有往来的女医淳于衍——淳于衍的丈夫是掖庭户卫,一直想调任安池监,霍显便以此为诱饵,对淳于衍说:“你的丈夫本就应当担任安池监这一官职,凭他的能力完全能得到这个职位。我听说凡是有妇女在生产或哺乳期间患病,只要三天内病情发作,在药里加进附子,病人吃了马上就会死亡,而且没人会知道其中的缘故。现在皇后即将分娩,可以趁机在她的药里下毒除掉她。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事情成功以后,荣华富贵我会和你一同分享。”
淳于衍初时惊惧,深知毒杀皇后是灭族之罪,可又抵不住霍显的威逼利诱——霍显不仅承诺帮她丈夫调任,还以“若不从,君一家性命难保”相威胁。最终,淳于衍答应了霍显的要求,将附子研磨成粉,藏在药中。
许平君服用汤药后,很快便出现不适,她虚弱地对身边的宫女说:“我头好晕,药中莫非有毒?”话音刚落,便气绝身亡,年仅21岁。
许平君突然离世,刘询悲痛欲绝,他看着妻子冰冷的遗体,心中疑窦丛生——许平君产后虽虚弱,却无大病,怎会服药后突然暴毙?他当即下令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