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夫(负责管理掖庭织染作坊及宫女疾病的小官)。两人同处掖庭,许广汉见刘询虽出身坎坷,却言行端正、气度不凡,便时常与他往来,一来二去,竟成了忘年之交。
许平君长到十四五岁时,许广汉已为她定下一门亲事——嫁与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子为妻。可就在出嫁前夕,欧侯氏之子突然病逝,许平君的婚事就此搁置。许母心中不安,带着女儿去卜卦,卜者言“当大贵”(《汉书·外戚传》),许母这才放下心来,期盼女儿能有好姻缘。
此时刘询已年满十八岁,虽为皇曾孙,却因家族罪案未平反,仍是庶人身份,张贺曾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却被弟弟张安世(时任右将军)阻止:“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汉书·张安世传》)婚事就此作罢,刘询的婚姻成了张贺的一桩心事。
一日,张贺与许广汉饮酒,酒至半酣,张贺提起刘询,叹道“此子虽贫,然其材器难得,终当富贵”,又劝许广汉“君可妻之”(《汉书·外戚传》)。许广汉本就对刘询印象极好,又念及两人在掖庭的交情,当即应允。可当他回家与妻子商议时,许母却极力反对——刘询虽为皇曾孙,却是戴罪之身,如今不过是个穷小子,怎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许广汉却认定了刘询,反复劝说妻子:“病已(刘询原名)虽贫,然其言行有度,非池中之物,且卜者言平君当大贵,或许这便是天意。”许母架不住丈夫的坚持,最终松了口。元凤六年(前75年),在张贺的资助下,刘询与许平君在长安尚冠里的一间陋屋内成婚。
二人婚后的生活虽清贫,却也过得有滋有味。刘询虽没有稳定收入,但许广汉时常接济,许平君每日操持家务,缝补浆洗,将简陋的屋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知道刘询喜欢读书,便省下饭钱为他买笔墨纸砚;刘询外出游侠晚归,她总会留一盏灯,温一碗热粥等着他。刘询曾愧疚地对她说:“委屈你了,跟着我受苦。”许平君却笑着摇头:“只要能与你相守,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本始元年(前73年),许平君为刘询生下一子,取名刘奭。初为人父的刘询,抱着襁褓中的儿子,看着一旁温柔浅笑的妻子,只觉得人生圆满——他从未奢望过帝王之位,只愿与妻儿在市井中安稳度日,可命运的齿轮,却在此时悄然转动。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无子嗣。权臣霍光(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异母弟)与群臣商议后,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刘贺即位后,荒淫无道,在位仅27天便被霍光废黜,史称“汉废帝”。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又与丞相杨敞、御史大夫蔡义等大臣商议,最终选中了“素有贤名”的皇曾孙刘询——此时的刘询,还在尚冠里过着平民生活。
当掖庭令带着诏书找到刘询时,他正与许平君在院中逗弄刚满周岁的刘奭。听闻自己将被迎立为帝,刘询先是震惊,随即想起祖父刘据的冤案,心中五味杂陈。许平君握着他的手,轻声道:“无论你做皇帝还是平常百姓,我都会陪着你。”
同年七月,刘询在霍光的拥戴下,于未央宫登基称帝,改元本始。从市井庶人到九五之尊,身份的巨变并未让刘询迷失——他入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许平君和儿子刘奭接入宫中,封许平君为婕妤,刘奭为皇太子。
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