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益点头:“好,我明日一定来。”
这日之后,李益几乎每天都去曲江池的画舫。有时霍小玉弹琵琶,他坐在一旁听;有时他写文章,霍小玉就在旁边磨墨;有时两人就坐在窗边,看池里的荷花从含苞到盛放,看夕阳把水面染成不同的颜色。
应试前一天,李益又去了画舫。霍小玉给他端来一碗莲子羹,莲子炖得软烂,甜而不腻。“明日就要考试了,公子别太紧张,我已在佛前为你祈福,愿你金榜题名。”她说着,从首饰盒里取出一支玉钗。
那是一支紫玉钗,玉质温润,泛着淡淡的紫光,钗头雕着一朵莲花,花瓣上还缀着细小的银珠。“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霍小玉的指尖轻轻拂过钗头,“今日我把它送给你,日后不管你是否高中,都要来娶我,可好?”
李益接过紫玉钗,“小玉,”他握住她的手,“若我金榜题名,定不会负你。我要娶你,让你脱离风尘,再也不用受苦。”
霍小玉的眼泪掉了下来,落在他的手背上,“我相信你,”她轻声说,“我等着你。”
李益把紫玉钗郑重地放进怀里,贴在胸口。他想,等他高中,一定要风风光光地把霍小玉接走。
应试那天,李益发挥得极好。走出考场时,他抬头望着长安的天,觉得云都是暖的。他第一时间就去了画舫,告诉霍小玉考试的情况,霍小玉笑着给他倒茶,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
放榜那天,长安的朱雀大街挤满了人。榜单的榜首是“李益”两个字——他中了状元!
他一路跑着去了画舫,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小玉!我中了!我中了状元!”
霍小玉正在弹琵琶,听见他的声音,猛地站起来,跑过去抱住他,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能行!”
那天,画舫里飘着酒香,霍小玉做了好几道菜,都是李益爱吃的。李益喝了不少酒,握着霍小玉的手,一遍遍说着未来的打算:“我要先回陇西接母亲,然后回来娶你,我们买个带院子的房子,院子里种上你喜欢的海棠树……”
霍小玉靠在他肩上,听着他的话,嘴角一直带着笑。她觉得,自己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以后就能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再也不用独自对着曲江池的荷花叹气。
李益中了状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不少官员都来拜访他,送贺礼的、拉关系的,把他住的客栈挤得水泄不通。他每天忙着应酬,去画舫的时间渐渐少了。
这天,吏部尚书卢大人派人来请他过府赴宴。李益整理好衣冠,去了卢府。卢府的宅院很大,雕梁画栋,比他见过的任何地方都气派。卢大人坐在正厅,身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子,穿一身粉色襦裙,眉眼精致,正是卢大人的女儿卢氏。
“李状元年轻有为,真是难得啊!”卢大人握着李益的手,笑得满脸褶子,“不知你是否婚配,小女卢氏,知书达理,若你不嫌弃,我愿将小女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益心里猛地一沉,想起了霍小玉,想起了那支紫玉钗,想起了曲江池畔的誓言。他刚要开口拒绝,却转念一想,这卢大人是吏部尚书,若能娶他的女儿,日后在官场定能顺风顺水。
他犹豫了。陇西的母亲还在等着他光耀门楣,若能攀附卢家,不仅能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