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以龙为食的犼

第5章 以龙为食的犼(3 / 3)

袭犼;犼身疾如风,次次避开,并用爪撕、用角撞,不断攻击黑煞。

这场战斗持续了三日三夜:第一日,二者势均力敌,皆有轻伤;第二日,黑煞渐感力竭,动作变慢;第三日,犼抓住机会,以角撞断了黑煞的腿骨,又以爪抓破了黑煞的腹部,黑煞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犼随后便噬食黑煞的肉,将其吃尽,只留一堆白骨。

黑煞既除,黑风岭的狂风也渐渐平息,百姓得以重返家园。为了感谢犼,百姓在岭口立了一块石碑,刻上“犼镇黑风”四字,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前来祭拜。

随着时代变迁,犼所代表的文化寓意逐渐演变:从东海的猛兽,到监督皇权的华表灵兽,再到《神话怪物图鉴》中的“灵兽”之首,成为华夏文化中一枚重要的符号。

华表,始于尧舜时期,初为“诽谤木”——在交通要道立一根木柱,百姓可在木柱上书写对君主的意见与批评,是君主听取民意、接受监督的象征。到了秦汉时期,诽谤木逐渐演变为华表,材质从木头变为汉白玉,造型愈发精美,而犼,被置于华表的顶端,成了“华表灵兽”。

为何选择犼立于华表之上?因为它的威猛,能震慑朝堂中的奸佞之臣,让他们不敢欺上瞒下;它的正义,能代表百姓监督君主,让君主不敢骄奢淫逸。故华表上的犼,有两个名字:立于皇宫门外的,名为“望君出”——它面朝宫外,意为希望君主不要沉迷于宫廷享乐,多走出皇宫,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立于皇宫门内的,名为“望君归”——它面朝宫内,意为希望君主不要在外游猎或征战过久,早日返回皇宫,处理朝政,维护国家的秩序。

以北京天安门的华表为例:华表高十余丈,通体洁白如玉,柱身刻有盘龙纹,柱顶便是一尊犼的雕像。这尊犼,昂首挺胸,双目圆睁,注视着远方,赤色的鬃毛仿佛随风飘动,虽为石雕,却透着一股威严与正气。每当君主经过华表,看到顶端的犼,便会想起它“监督皇权”的寓意,不敢有半分懈怠。

到了近现代,随着神话研究的兴起,犼的地位愈发尊崇。在《神话怪物图鉴》中,它被列为“灵兽”之首,理由有三:

其一,它的形象最奇——集十一兽之特征于一身,是华夏神兽中“兼收众长”的代表,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

其二,它既能惩治恶兽守护百姓,还能监督皇权,是“正义”的完美化身,符合华夏文化对“灵兽”的定义;

其三,它的文化内涵最丰富——从《述异记》的噬龙奇兽,到华表上的监督灵兽,再到民间传说中的守护者,它承载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诉求,是华夏神话演变的“活化石”。

在《神话怪物图鉴》中,对犼是这样描述的:“犼者,华夏第一灵兽也。生于东海,形兼十余兽,性烈而正,能食龙脑、驱恶兽、监皇权。其威,令龙族忌惮;其正,令百姓尊崇;其灵,令朝堂敬畏。”

最新小说: 龙吟壮歌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李龙鳞苏凤翎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大明,我来了! 红楼兵仙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崇祯之军火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