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幼年时他的父亲逝世后,母亲改嫁元景昇,他便随继父之姓。元载自幼酷爱读书,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唐代诸位皇帝自称老子后代,尊崇道教,他的这份道学造诣,成为他打开仕途大门的钥匙。
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史之乱仍在继续,长安、洛阳沦陷,肃宗在灵武即位,元载自江南前往灵武,献《老子注议》,得肃宗赏识,授监察御史,自此踏入官场。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政被李辅国把持。李辅国因拥立肃宗、代宗两朝有功,权倾朝野。元载得知李辅国之妻元氏与自己同族,便借“同族”之名频繁登门,言语间极尽奉承,很快获李辅国信任。在其举荐下,元载升任户部侍郎、度支使,掌天下财赋。当时大唐经战乱后国库空虚,元载一边梳理财税,一边将亲信安插在财税要职,悄悄培植起自己的势力。
两年后,李辅国因过于跋扈,被代宗暗中派人刺杀,宦官程元振接掌大权。元载迅速转投程元振麾下。永泰元年(765年),元载得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跻身大唐权力核心。
程元振很快也倒台了,永泰元年吐蕃入侵,他隐匿军情导致长安失陷,代宗被迫出逃陕州,朝野震怒,程元振最终被流放。元载早已预料到程元振的结局,联合朝臣弹劾程元振,这让他不仅全身而退,更让代宗觉得他“识大体”,对他更加信任了。
程元振倒台后,另一位宦官鱼朝恩崛起。鱼朝恩掌管神策军,手握兵权,骄横至极,代宗对他又恨又怕,却因忌惮神策军而不敢动他。元载看穿了代宗的心思,某次退朝后单独觐见,主动提出要帮代宗除掉鱼朝恩。他先是暗中联络神策军中对鱼朝恩不满的将领,收集其“克扣军饷”“私结外臣”的证据,又与代宗定下计策:以寒食节设宴为名,召见鱼朝恩。
大历五年(770年)寒食节当日,禁中设宴,鱼朝恩虽有防备,却见代宗态度温和,又有元载在旁殷勤劝酒,渐渐放下戒心。酒过三巡,代宗突然发难,细数鱼朝恩罪状,埋伏在殿外的武士突然闯入,将鱼朝恩死死按住。最终,鱼朝恩被缢杀于禁中,神策军也被元载的亲信接管。经此一事,代宗对元载彻底倚重,让他独掌朝政,元载成了代宗一朝最有权势的宰相。
独掌大权后,元载的心思渐渐转向“敛财”。当时官员任免全凭元载一句话,而想要他这句话,就得花钱:想当一个偏远州的刺史,需缴钱数万缗;想任京畿附近的县令,要缴钱十万缗;若想进入尚书省、门下省等中央机构任职,贿赂更是高达数十万缗。有个叫卓英倩的商人,想为儿子谋个京官职位,一次性给元载送了五十万缗,还献上十匹西域进贡的织金锦缎,才让儿子得了个秘书郎的职位。一时间,大唐官场乌烟瘴气,求官者挤破元载府门,元载是日进万金。
在长安,元载建了两处豪宅:一处在大宁坊,占地数亩,宅内亭台楼阁连绵,假山用太湖石堆砌,引活水造池,池中养着从江南运来的锦鲤;另一处在安仁坊,专门用来安置姬妾,里面的床榻用沉香木打造,帐幔是用西域火浣布织成,连仆人都穿着绫罗绸缎。他还在洛阳购置了数十顷庄园,庄园里种满奇花异草,饲养着孔雀、仙鹤等珍禽,光是打理庄园的仆役就有几百人。元载爱吃鹿尾,每次宴客都要杀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