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刘瑾(1 / 4)

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幼年时因家道中落,被宦官刘顺收养,改姓刘,后入宫为奴。明朝中后期,宫内宦官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刘瑾入宫后,便被分配到浣衣局,每日从事着洗衣、洒扫等繁重劳作。

弘治五年(1492年),太子朱厚照年满两岁,宫中挑选宦官入东宫侍奉,刘瑾抓住这个机会,凭借灵活的头脑,成功入选。

进入东宫后,刘瑾深知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便将所有心思都用在讨好朱厚照上。朱厚照自幼聪慧,却不喜读书,偏爱玩乐,刘瑾便投其所好,每日变着花样为太子寻找新奇的玩意儿。刘瑾还非常有表演天赋,时常编排一些自导自演的杂剧,逗得朱厚照开怀大笑。

朱厚照生病时,刘瑾更是衣不解带地侍奉,端汤送药,彻夜不眠。久而久之,朱厚照对刘瑾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感,凡事都愿意给他说,甚至私下里称呼他为“刘伴伴”。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驾崩,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武宗即位时年仅十五岁,童心未泯,对朝政毫无兴趣,一心只想玩乐。刘瑾抓住这一机会,联合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七位东宫宦官,想尽办法逢迎武宗的玩乐需求,被时人称为“八虎”。其中,刘瑾最得武宗信任,成为“八虎”之首。

刘瑾等人为武宗修建了“豹房”,这里面不仅有珍奇异兽、歌舞美女,还有各种新奇的游乐设施。武宗自此沉迷于豹房,将朝政大事抛在脑后。

刘瑾则利用武宗的信任,开始暗中培植势力。他每日都在武宗玩乐正酣时,将大臣们的奏章呈上去。武宗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些琐事,你看着办就是,别来烦我!”刘瑾便借此机会,擅自批阅奏章,决定朝政大事。

为了巩固权力,刘瑾还拉拢朝中大臣,打击异己。他深知,单靠宦官集团,难以长久掌控朝政,必须联合外臣。当时,内阁首辅刘健、次辅谢迁、李东阳等人多次劝谏武宗疏远“八虎”,刘瑾便将他们视为眼中钉。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刘健、谢迁等人联合六部大臣,联名弹劾刘瑾,请求武宗将“八虎”处死。奏章递上去后,武宗犹豫不决,毕竟刘瑾等人陪伴他长大,感情深厚。

刘瑾得知消息后,连夜跑到武宗面前,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诉说自己的“委屈”:“臣等侍奉陛下多年,从未有过二心,如今大臣们却要置臣等于死地,无非是想架空陛下,独掌朝政啊!”武宗听了刘瑾的话后,对刘瑾说,“伴伴,朕知道你的忠心,你安心做事,不必慌张。”次日,武宗下旨,将刘健、谢迁罢官免职,同时,提拔刘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八虎”完全掌控了宫中权力。

刘健、谢迁被罢官后,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不少人开始主动投靠刘瑾。刘瑾则趁机安插亲信,把控六部:他任命焦芳为吏部尚书,刘宇为兵部尚书,张彩为户部尚书,这些人都对刘瑾唯命是从。

随着权力日增,刘瑾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觉得东厂、西厂虽然由“八虎”成员掌控,但仍有诸多不便——东厂、西厂受皇帝直接管辖,且侦查范围有限,难以满足他打压异己的需求。正德三年(1508年),刘瑾向武宗上奏,请求设立“内行厂”,由他亲自掌管,专门负责侦查官员和百姓的

最新小说: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寒门状元 大明,我来了! 第一权臣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