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武宗当即批准。
内行厂的权力比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都大,它不仅可以侦查文武百官,还能监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刘瑾为了让内行厂发挥“震慑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残酷的私刑。
内行厂的刑具种类繁多,且极其残忍。其中,最常用的是“大枷”,这种枷重达一百五十斤,犯人戴上后,脖子和双手被牢牢锁住,无法动弹,不出几日便会因体力不支而亡。还有“钉指”,即用烧红的铁钉刺穿犯人的手指,犯人往往痛不欲生;“剥皮”则更为残忍,将犯人的皮肤从背部剥开,让犯人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刘瑾利用内行厂,大肆打压反对自己的官员。正德三年(1508年),有人在皇宫门前张贴匿名信,揭发刘瑾的罪行。刘瑾得知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内行厂将在朝官员全部召集到奉天门外,让他们跪在地上,接受盘问。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官员们跪在地上,汗流浃背,不少人因中暑晕倒。刘瑾却毫不留情,下令将晕倒的官员拖到一旁,继续盘问其他人。直到傍晚,仍未找到写匿名信的人,刘瑾便随意抓了十余名官员,将他们关进内行厂大牢,用“大枷”折磨他们,其中三人因不堪忍受,当场死亡。
监察御史蒋钦因弹劾刘瑾,被刘瑾下令关进内行厂。蒋钦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手指被钉穿,身上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他先后三次上书弹劾刘瑾,每次上书后,都会遭到更残酷的折磨。最终,蒋钦在狱中被活活打死,时年三十九岁。
内行厂的恐怖统治,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官员们不敢私下议论朝政,甚至不敢与朋友、家人谈论国事,生怕被内行厂特务听到,招来杀身之祸。普通百姓也对内行厂避之不及,路上遇到内行厂的人,都要远远躲开,不敢与之对视。当时的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氛围之中。
刘瑾还疯狂聚敛财富。他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其贪腐规模之大,堪称明朝之最。
官员行贿是刘瑾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除了金银,官员们还会向刘瑾献上珍宝、古玩、字画等贵重物品,刘瑾的府中,收藏的珍宝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稀世珍品。
刘瑾还通过贪污赋税、克扣军饷来聚敛财富。明朝的赋税收入,本应上缴国库,但刘瑾却指使户部官员,将一部分赋税截留,存入自己的私库。正德年间,明朝北方边境战事频繁,军饷需求巨大,刘瑾却多次克扣军饷,导致边境士兵生活困苦,战斗力大幅下降。有一次,朝廷向大同、宣府等边镇调拨军饷一百万两,刘瑾竟截留了五十万两,纳入自己的腰包。
卖官鬻爵是刘瑾敛财的另一重要手段。他无视明朝的选官制度,公然出售官职,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相应的官职。当时,明朝的“传奉官”制度被刘瑾滥用,“传奉官”是指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无需经过吏部考核,但刘瑾却将“传奉官”的任命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谁向他行贿,他就给谁颁发“传奉官”的任命书。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一次就任命了一百余名“传奉官”,这些人没有真才实学,却凭借钱财买到了官职。
刘瑾的贪腐行为,给明朝的财政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明朝的国库日益空虚,无法满足国家的正常开支;官员们为了行贿,纷纷向百姓搜刮钱财,导致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