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说:“银子要省着用,朝廷的钱,不能浪费。”李甲心领神会,只花了十万两银子修堤,剩下的二十万两,一半给了噶礼,一半自己留了。结果次年汛期,河堤再次决口,徐州、淮安一带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到江宁城乞讨。噶礼怕流民影响自己的政绩,竟命人将流民赶出江宁,。
就这样,短短两年时间,噶礼通过盐务、漕运、河工、田赋等途径,贪墨的银子已达五十万两。他将这些银子一部分运回老家,买田置地,一部分藏在总督署的地窖里,还有一部分用来打点京城的官员——他知道,要想坐稳两江总督的位置,必须在京城有“靠山”。
噶礼的母亲一直住在总督署的后宅,她虽深居简出,却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儿子的传言。有一次,老夫人在花园里散步,听到两个丫鬟私下议论:“昨天盐运使大人又送了好几箱东西来,听说都是银子。”“前几天徐州来的流民,被大人派人赶走了,好可怜啊。”
老夫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找到噶礼,劝道:“孩子,你现在官做大了,更应该想着为朝廷为百姓做事呀,不能贪这么多银子,更不能害百姓啊。你爹在世时,常说‘为官清廉,方能长久’,你忘了吗?”
噶礼正忙着看账册,闻言不耐烦地说:“娘,您不懂官场的事。这些银子都是下属们孝敬的,我要是不收,他们就会有异心,差事就办不好。至于流民,那是地方官处置不当,与我无关。”
老夫人见儿子不听劝,又说:“我听说你为了多收漕规,逼得百姓卖儿卖女,还有河工的银子,你扣了那么多,河堤又决了,百姓们都在骂你啊!”
“啪!”噶礼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娘,您怎么能听信外人的谣言?那些百姓懂什么!我是两江总督,我做的事都是为了朝廷,您莫要再管这些闲事!”
老夫人被噶礼的态度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噶礼说:“你……你这个畜生!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混账!你要是再不悔改,迟早会遭天谴的!”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驻跸江宁。噶礼为了讨好康熙,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修缮行宫,还从盐商那里搜刮了大批奇珍异宝,献给康熙。老夫人趁这个机会,托人给康熙的侍卫带了句话,说有要事想面奏皇上。可噶礼早有防备,他在行宫周围安排了自己的人,老夫人的人根本没能靠近康熙。
南巡结束后,噶礼因为“接驾有功”,被康熙赏赐了一件黄马褂。他越发得意,对老夫人的态度也越发恶劣。有一次,老夫人因为心疼一个被噶礼打骂的仆人,说了噶礼几句,噶礼竟将老夫人关在了后宅的佛堂里,不许她出来。
老夫人被关在佛堂里,越想越心寒。她知道,再这样下去,噶礼只会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不仅会毁了自己,还会连累整个家族。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揭发噶礼的罪行。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噶礼的一个心腹幕僚因分赃不均,与噶礼反目,偷偷将噶礼贪腐的部分证据交给了江宁按察使张鹏翮。张鹏翮是个清官,得知此事后,当即准备上奏朝廷。
噶礼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他知道张鹏翮为人正直,一旦奏折递上去,自己必然会被严查。他想派人暗杀张鹏翮,可又怕事情闹大,引火烧身。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老夫人得知张鹏翮要揭发噶礼,便对身边的仆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