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一星”事业、力学研究、核物理研究奠定基础。
钱学森(1911年—2009年),浙江杭州人,祖籍临安,钱镠第33世孙,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世界着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被誉为“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却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挠——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能让他回国。”此后,钱学森被美国软禁长达5年,直到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斡旋下,美国政府才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回国后,钱学森全身心投入中国航天事业,1956年,他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中国导弹、火箭事业的规划,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60年,他领导研制的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导弹时代。1970年,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家,还注重人才培养,他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培养了大批航天领域的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晚年时,他仍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提出“系统工程”“思维科学”等理论,对中国科技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钱三强(1913年—1992年),浙江绍兴人,钱镠第34世孙,中国核物理研究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留学法国,师从世界着名核物理学家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在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与妻子何泽慧共同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被约里奥-居里称为“战后居里实验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钱三强夫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钱三强放弃法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主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今原子能研究所)的工作,1955年,他参与制定中国核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先搞原子弹,再搞氢弹”的战略思路。1964年,他作为核物理研究的主要领导者,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核时代。1967年,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四个能独立研制氢弹的国家。
钱三强不仅在科研领域贡献卓着,还注重核科学人才的培养,他培养的邓稼先、朱光亚等科学家,后来都成为中国核事业的核心力量。晚年时,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伟长(1912年—2010年),江苏无锡人,钱镠第34世孙,中国力学研究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最初攻读历史,后因“九一八事变”爆发,毅然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立志“科学救国”,他曾说过:“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钱伟长留学英国期间,师从世界着名力学大师冯·卡门,在弹性力学、塑性力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