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战役:
“文”:指明代正德年间,湘潭周氏先祖周文焕以秀才身份组织乡勇,协助戚继光的部下防御倭寇,因“文治有功”被封为九品巡检;
“武”:指明代嘉靖年间,周文焕的儿子周武烈加入俞大猷的军队,在台州抗倭战役中战死,被追赠“忠勇校尉”;
“昭忠烈”:指明代万历年间,周武烈的孙子周昭带领湘潭乡勇,在洞庭湖一带抗击倭寇,保卫了当地百姓,死后被当地百姓立“昭忠祠”纪念。
为了铭记这段家族抗倭史,周氏族人在清代康熙年间修撰族谱时,特意将“文武昭忠烈”定为字辈,要求后代子孙记住先祖的忠勇事迹。
吾辈虽为小民,身无显赫之功,名不载于史册,然拳拳爱国之心,未尝敢忘。